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清热化痰平喘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WBC总数及NEU%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痊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化痰平喘法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显著,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行术前血管评估, 选取合适的胸廓内动脉穿支并以其为蒂, 行预扩张胸三角皮瓣游离移植整复面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9月—2021年3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面部瘢痕患者, 其中男6例、女5例, 年龄16~58(31±12)岁, 瘢痕面积7 cm×5 cm~14 cm×9 cm, 均采用以胸廓内动脉穿支为蒂的预扩张胸三角皮瓣游离移植整复。手术分2期或3期进行, 术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胸廓内动脉血管穿支进行评估。Ⅰ期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置入术, 于胸壁置入1个额定容量为400~600 mL的圆柱形扩张器, 扩张3~4个月, 注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1.2~1.5倍。Ⅱ期行瘢痕切除+预扩张胸三角皮瓣游离移植术, 皮瓣切取面积为9 cm×7 cm~16 cm×10 cm。将皮瓣血管蒂(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血管)与面动静脉或者颞浅动静脉进行端端吻合, 供区创面直接缝合。5例患者因皮瓣蒂部臃肿在Ⅱ期术后3~6个月行Ⅲ期皮瓣修薄术。在末次手术后6个月统计皮瓣存活、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采用塞姆斯温斯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Hello护理会诊”APP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方法 本研究基于Peter Given模型开发护士为主导的“Hello护理会诊”APP,选取2020年4-7月(“Hello护理会诊”APP应用前)的22例院内护理会诊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会诊模式;选取2021年3-6月的22例会诊患者为观察组,应用“Hello护理会诊”APP进行院内护理会诊,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会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平均护理会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478,P<0.001),患者对会诊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前(Z=-3.325,P=0.001)。 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软件设计激发了护士主动应用信息软件开发的思维。护理会诊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效提高了护理会诊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保留钛网的情况下, 清创后行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2月—2022年10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2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患者, 其中男15例、女7例, 年龄19~68岁。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抗感染、换药等处理, 待创面改善后, 行手术彻底清创, 清创后创面面积为3.0 cm×2.0 cm~11.0 cm× 8.0 cm。根据创面大小、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及周围组织情况, 选择采用局部皮瓣、扩张皮瓣或者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 皮瓣或肌皮瓣面积为5.5 cm×4.0 cm~18.0 cm×15.0 cm。将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采用头部刃厚皮片修复。记录采用的创面修复方式。观察术后皮瓣或肌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2周创面愈合情况。术后随访时, 观察钛网植入区域有无再次感染或钛网外露情况发生, 观察患者头部外形、手术切口瘢痕形成情况及秃发情况。末次随访时, 评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总治疗费用。结果 11例...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基因是最早发现的内源性印迹基因,其表达、调控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IFG2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在细胞的分化、增殖、胚胎的生长发育以及肿瘤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就IGF2基因结构与定位、表达机制、生物学意义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压力面罩联合面中部硬性支具与压力面罩和3D压力面具对烧伤后面部瘢痕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的面部深Ⅱ°烧伤后瘢痕患者3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采用压力面罩(压力面罩组,n = 15)、压力面罩联合面中部硬性支具(联合组,n = 17)或3D压力面具(3D组,n = 6)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评定,问卷调查患者佩戴舒适度,并计算各组治疗总费用。结果 联合组1例不能耐受。各组治疗后VSS评分下降(F = 18.49, P < 0.05),压力面罩组治疗后VSS评分比联合组高1.717分(95%CI 0.925~2.482, P < 0.001),比3D组高1.782分(95%CI 0.738~2.827, P < 0.001),联合组与3D组无显著性差异(0.065分,95%CI -0.957~1.088, P = 1.000)。3组患者舒适度分别为60%、52.9%和66.7%,无显著性差异(P > 0.05)。3D组治疗费用最高(12000~16000元),压力面罩组(3000~4800元)与联合组(3300~5300元)费用相似。结论 压力面罩联合面中部硬性支具的治疗效果接近3D压力面具,费用更便宜,是经济或技术条件受限地区患者面部烧伤后瘢痕康复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强  朱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17):2752-2758
文题释义: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学者陈超美博士利用JAVA语言开发,应用于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的软件,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大量文献数据进行共现和共被引分析,可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和预测,目前国内医学领域已有应用。 突现词:是一段时间内出现频次或使用频率较多的词,它能探测某一学科领域发展趋势和突变点,在一定程度上可揭示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方向。 背景:骨质疏松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对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能更直观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有助于科研人员把握科研选题及方向。 目的:对有关骨质疏松的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共现、共被引及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近5年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 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2015至2019年骨质疏松相关文献为对象,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共现分析,被引作者、文献、期刊共被引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 结果与结论:①共得到2 980篇文献,高产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匹兹堡大学、哈佛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占有一席之地。②高产作者HONG-WEN DENG关注基因与骨质疏松机制;HIROYUKI KATO、YUKIO NAKAMURA、TAKAKO SUZUKI共同关注地诺单抗、伊班膦酸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开发;JONATHAN D ADACHI关注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骨代谢的研究;WILLIAM D LESLIE关注双能骨密度仪评估骨质疏松;JA KANIS关注抗骨质疏松的适宜人群及时机。《国际骨质疏松症杂志》《骨与矿物研究杂志》收录文献最多;《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等顶级刊物同样关注骨质疏松研究成果。③研究学科涉及临床及基础学科,以基础学科为主。抗骨质疏松药物开发获得进展是目前基础医学研究重要切入点。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唑来膦酸、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脂肪量、卵巢切除术、骨质疏松、矿物质密度、卵巢癌组、抗骨质疏松药、骨代谢是骨质疏松研究前沿领域。④2015至2016年,动物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是热点;2016至2017年,随机试验的设计、成人骨代谢、体力活动的干预是此阶段新兴领域;2017至2019年,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通路激活等关键词取得了爆发增长,是目前骨质疏松研究新兴领域。⑤结果表明,应用CiteSpace进行骨质疏松英文文献计量能相对直观地展示近5年整体发展,在选题参考内容和发展方向能够骨质疏松学者提供参考,结果具有一定意义。 ORCID: 0000-0001-6523-1035(张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门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无痛状态下进行检查和治疗,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且已在胃肠镜、人工流产等操作中得以应用。2006年8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局麻实施无痛肛肠科经肛门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潘兴艳  朱婵  杨艳飞  顾琼   《中国医学工程》2011,(6):147-147,149
目的通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前术后的护理,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将死亡率降低到最低限度。方法对收治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患者经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好转出院,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不同麻醉方法对肛肠科疾病经肛门手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门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无痛状态下进行检查和治疗,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在胃肠镜、人工流产等操作中得以应用。于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加局麻实施无痛肛肠科经肛门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