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钠负荷过度而利尿剂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并不少见。其治疗的难点在于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疗效不佳或无效。血液净化疗法中的序贯超滤透析疗法 ,可迅速减轻水钠负荷、改善心功能且不易产生低血压反应 ,为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开辟了一个新途径。我科于 1 996~ 2 0 0 0年间利用该疗法辅助治疗 2 0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以下简称难治性心衰 )患者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2 0例难治性心衰 ,心功能均为Ⅲ~Ⅳ级(NYHA分级 ) ,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 1 0例 ,扩张型心肌病 6例 ,肺心病 4例。男 9例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胶丸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DN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蛋白/肌酐比值(UAlb/Cr)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AER、SCr及UAlb/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5),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 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1,25(OH)2D3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1,25(OH)2D3水平与临床疗效、治疗后的uAER、UAlb/Cr及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3.72%(3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2.79%(27/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7,P<0.05).[结论] 骨化三醇胶丸可有效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并降低尿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沙坦减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蛋白尿的机制.方法:6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分为氯沙坦组(n=30)和氨氯地平组(n=30).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100 mg/d,氨氯地平组给予氨氯地平5 mg/d,治疗24个月(2009~2011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测量血压,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ulin,HbA1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尿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和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NT)、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活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沙坦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血HbA1c、hsCRP、血和尿8-OHdG、NT和NO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OD活性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沙坦组较氨氯地平组空腹血糖、血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hsCRP显著下降(P<0.01),血NT、NO、8-OHdG明显下降而SOD明显上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OD活性水平分别与空腹血糖、HbA1c、hsCRP、TNF-α,NF-κBp65(%)、24 h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氯沙坦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微量蛋白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OD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治疗2周)和治疗组(n=30,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清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 A1和ApoB、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Von Willebrand因子(vW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2周后血D-二聚体、vWF、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逆转血栓性凝血现象和内皮损伤,减轻炎症因子表达,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终末期肾病 (ESRD)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及研究其病因 ,对近年收治的ESRD 10 0例进行临床研究 ,其中高血压 80例 (80 % ) ,超滤达到干体重后 ,血压降至正常 5 6例 (70 % )。高血压组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和甲状旁腺素 (PTH)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透析后仍高血压 2 4例 ,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血压降至正常 7例(30 % ) ,加用钙通道阻滞剂 (CCB) ,血压降至正常 3例 ,还有 14例高血压 ,改血液透析滤过 (HDF)后血压降至正常。结果表明 ,ESRD高血压的发生与容量负荷过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过度活跃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微炎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中很常见,本文主要探讨辛伐他汀对HD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2000年2月~2004年11月51例血胆固醇>6.0mmol/L的HD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辛伐他汀剂量20mg/d口服.观察12周。观察指标包括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血CRP和D-二聚体分别反映炎症和凝血情况。结果在治疗组(n=30),使用辛伐他汀12周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均明显下降,而HDL上升。CRP从治疗前(10.0±0.3)mg/L降至(1.8±0.9)mg/L(P<0.01),D-二聚体亦有所下降,从治疗前(1.03±0.80)mg/ml降至(0.8±0.2)mg/ml。血白蛋白经辛伐他汀12周治疗后上升,从治疗前(30.0±1.0)g/L上升至(34.0±1.0)g/L,(P<0.05),白蛋白上升与血CRP下降呈负相关(r=-0.85,P<0.01)。结论我们的结果说明辛伐他汀对HD患者除降脂外,还具有抗炎和抗凝血作用,能明显降低血CRP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选择终末期肾病(ESR)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及研究其病因,对近年收治的ESRD100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高血压80例(80%),超滤达到干体重后,血压降至正常56例(70%),高血压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和甲状旁腺素(PTH)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值。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