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CD64、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等多种指标诊断肝硬化患者早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肝硬化住院患者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症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PCT、IL-6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CRP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WBC和NEU%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 感染组各个指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CT、IL-6和CD64具有早期预测肝硬化合并感染的能力,其OR值分别为7.199(95%CI,2.180-23.771),1.010(95%CI,1.002-1.017)和2.312(95%CI,1.485-3.600)。然而CRP、WBC和NEU%则不具有早期预测价值;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IL-6和CD64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95%CI,0.727-0.856),0.762(95%CI,0.693-0.832)和0.884(95%CI,0.835-0.933);三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CI,0.897-0.967),诊断准确率为86.9%。 结论 PCT、IL-6和CD64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肝硬化合并感染的指标,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内毒素等常用炎症因子指标结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慢性重症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慢性重症肝炎87例,入院24 h内检测PCT、内毒素、WBC计数、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计数和C-反应蛋白(C-reactin protein,CRP),同时进行MELD评分,并根据随访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PCT、CRP、MELD评分、WBC和PMN计数等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检测结果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ELD评分、CRP、PCT和慢性重症肝炎死亡相关(P0.05);CRP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9(P0.05);PCT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2(P0.05)。结论 PCT和CRP纳入预测体系有可能提高重症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的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53例脑出血患者及35例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在疾病的急性期升高,与对照组及疾病恢复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测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肝病患者中网织红细胞的六项参数(R%、R#、IRF、MFR、HFR)与骨髓红系(粒红比值、红、原红、早红、中红、晚红)增生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SYSMEX-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0例肝病病人的网织红细胞六项参数并且同时对病人的骨髓图象进行了分析。[结果]HGB〈110g/L时IRF、R%、MFR、HFR值都高于正常值;高于HGB〉110g/L标本时,IRF、R%、MFR、HFR值都为正常值。IRF、R%、MFR、HFR值都低于正常值时骨髓增生减低;IRF、R%、MFR、HFR值都高于正常值时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值低于正常值时IRF、R%、MFR、HFR值都高于正常值;粒红比值高于正常值时IRF、R%、MFR、HFR值都低于正常值。[结论]通过对网织红细胞新参数(R%、IRF、MFR、HFR)的测定可以了解患者骨髓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2008年7月,我们采用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损伤6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免疫界的高度重视。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 pilloma vires,HPV)通常分为良性增生病变的低危型和多种组织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高危型,我们通过测定人咽喉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探讨其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规律,为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对颅脑外伤患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法检测了颅脑外伤患者血浆中NO的含量变化。结果重型、中型脑外伤后血浆NO均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轻型组NO差异显著(P〈0.05);伤后给予黄芪治疗可以抑制NO的升高。结论颅脑外伤后患者血中浆NO升高,黄芪对脑外伤后NO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调查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原发病、实验室结果、治疗和预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肝功能结果,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骨髓穿刺进行骨髓检查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为肝硬化,3例可以触及淋巴结肿大,4例深部淋巴结肿大;其做骨髓穿刺后,2例原始幼稚淋巴细胞,4例淋巴细胞异形性变;根据骨髓镜检高度怀疑其为淋巴瘤,淋巴穿刺活检证明为淋巴瘤。结论骨髓象检测可以对肝硬化患者合并淋巴瘤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3年6-11月门诊及住院的20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T淋巴细胞(CD45+CD3+、CD45+CD3+CD4+、CD45+CD3+CD8+)、B淋巴细胞(CD45+CD3-CD19+)、NK淋巴细胞(CD45+CD3-CD16+56+)百分比和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其中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与疾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及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窒息新生患儿3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23例轻度窒息,13例重度窒息;并选取同时期该院出生的3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入选的儿童在其降生后72h内采集静脉血测定其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T(TnT)水平,同时测定NT‐proBNP水平,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重度窒息组患儿NT‐proBNP、CK‐MB、Mb、TnT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各项指标水平变化随着窒息程度的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且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预测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