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周围血管疾病病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的浓度和意义。Fn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中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动脉闭塞性硬化症(ASO)中稍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DVT病人Fn降低以血浆型Fn下降为主,主要是Fn产生减少和消耗增加;而Fn在TAO、ASO病人血浆中变化不显著,是否参与血管壁纤维化改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我院外科1985~1987年,使用应变容积描绘仪检查下肢深静脉机能不全30例。其中28例同时行Doppler超声检查,27例行静脉造影检查。介绍了测量最大静脉输出量,最大静脉逆流量和静脉再充盈时间的方法和结果,叙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在诊断下肢静脉机能不全时,应变应变容积描绘仪是较好的无损伤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3.
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方法 本文应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4例,并应用无创性光电容积描记(PPG)结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前后静脉返流时间(VRT)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股浅静脉戴戒术是治疗下肢深静静脉瓣膜功能轻度不全的有效方法,PPG检查结合临床改善程度是判断手术疗效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整形小手术单人操作止血是关键措施之一.只有良好止血,手术野显露充分,才可能从容不迫的精雕细琢.10年来我们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主要体会有两点: 1.适当使用肾上腺素较早的整形外科手术学就介绍局麻药中使用肾上腺素,局部使用的肾上腺素浓度普遍接受1:20,不高于1:10,通常就是10ml局麻药中加1滴0.1%肾上腺素液.肾上腺素既兴奋α受体,也兴奋β受体,局部皮下注射极量为1mg.局麻药中使用肾上腺素,主要是利用其α受体兴奋,使血管收缩出血减少,局麻药吸收减慢,局部麻醉作用时间延长.同时β受体兴奋则使受术者心跳加快,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的人就有一些麻烦.我们使用时注意避免受术者的用药禁忌,总量控制,浓度加大.对于局麻药用量仅在2~3ml以内的重睑、隆鼻、眼袋等小手术,在5ml 2%利多卡因安培瓶内加入肾上腺素5~10滴,其浓度相当于通常情况的10倍,但进入受术者皮下的也仅有2~3滴.用药后约半数的人自觉心跳加快,有点紧张,待数分钟后,相当于做好皮肤切口时,受术者就已经平静.手术操作中渗血很少,出血点逐一钳夹,部分结扎,待α受体作用消失,伤口已缝合,在我们上千例手术使用中,术后不存在出血之虑.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是周围血管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后遗症为下肢深静脉瓣膜机能不全。近年来下肢深静脉瓣膜机能不全的诊治进展很快,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机能不全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后,长期的静脉回流受阻与血栓纤溶血管再通,破坏了深静脉瓣膜机能,引起静脉血液逆流及静脉高压,微循环静脉端回流差,通透性增加致肢体肿胀,以及深、浅静脉交通支功能不全造成下肢皮下广泛的浅静脉曲张.严重者可出现小腿郁滞性皮炎及顽固性溃疡,治疗较为困难.现就下肢深静脉机能不全的外科治疗综述如下. 一、Linton氏手术五十年代前外科的传统观念,下肢深静脉机能不全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措施是抬高肢体或进行包扎(Unna氏靴,弹力绷带等)以减轻症状和促使溃疡愈合,但不能纠正引起这些症状的血液动力学的异常。1953年Linton氏提出了一套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对186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行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或联合内镜下交通支结扎(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顺行性静脉造影确诊,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无深静脉、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VLT组98例,EVLT+SEPS组88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随访3~3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满意,在胀痛感、皮肤瘙痒、内踝区水肿缓解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溃疡均愈合,但对于溃疡患者,EVLT+SEPS组在溃疡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溃疡复发上优于EVLT组。结论有小腿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无溃疡形成时,可只行浅静脉手术;当有溃疡形成时,应同时行浅静脉手术和小腿交通支结扎手术。EVLT是治疗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措施,EVLT联合SEPS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时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粘附分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正成为研究热点 ,我们的实验选取粘附分子家族中与单核细胞浸润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粘附分子GMP 14 0 ,观察其在闭塞性动脉硬化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情况 ,以期对下肢闭塞性硬化的发病机制作一探讨。材料与方法 病理组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标本取自我院病理科 1975~ 1985年确诊的 11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病人的截肢石蜡标本。 12例正常内踝处下肢小动脉对照组标本取自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酶标法检测 ,一抗鼠抗人IgG(抗TM) (苏州医学院血栓病研究室 ) ,S P试剂盒 (福…  相似文献   
9.
血液高凝状态是一种凝血和抗凝血平衡失调的病理过程,也是促进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选用常用的五个凝血功能筛选试验和血液流变学测定作为观察指标,对周围血管疾病中的五个常见疾病作了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结果发现除ASO患者的F(?)g明显增高外,其它凝血功能测定,正常组与各患者组无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外科严重感染时炎性反应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收入外科的危重病人不断增多,其多数病情重笃,机体反应差,不仅易发生败血症,且缺乏显示感染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常延误诊治,导致休克、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因此如何早期识别败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