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成人钝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81例成人钝性肝损伤进行分析。结果其中非手术治疗78例,占全部病例43.1%。手术治疗103例,占全部病例56.1%。非手术组较手术组禁食时间短(P=0.022),住院费用低(P=0.009),2组病人的治愈率、死亡率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非手术治疗成人钝性肝外伤疗效满意,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典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趋势和病人对医疗及药学服务需求的增加,使得药学服务成为了医院药学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国外许多医院已经就此开展了很多相关工作,如用药咨询和教育、血药浓度监测、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订等。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的药学部门也开始着手这方面工作,但由于以往我国药师的培养方向一直偏重于制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门诊输液室小组长负责制的实施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方法,以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在20名输液护士中选拔5名小组长,以其为核心,分为5个输液小组,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解决疑难穿刺问题,负责对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协助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结果患儿家长满意度由原来的83.13%提高到95.63%,患儿家长投诉率由原来的0.45%降低到0.29%,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由88.51%提高到95.95%。结论输液小组长负责制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因静脉穿刺而引发的护理问题,培养了静脉穿刺人才,促进了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气切面罩给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导管给氧法,实验组采用气切面罩给氧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痰液粘稠度、并发症发生率、带管时间、护理工作量、患者舒适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开胸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气切面罩给氧可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气管套管带管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发挥"名医效应"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医疗卫生机构也逐渐进入转型期,正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单纯的社会福利型向公益经营型转变,非营利性医院、营利性医院、中外合资、合作医院等相互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医疗服务市场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竞争态  相似文献   
6.
我科是一个集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骨科于一体的综合科室,一次性引流袋的使用很普遍,通过多年的观察思考和验证,一次性引流袋还有更为广泛的用途值得推广。现介绍如下。1制作灌肠袋在排液接头活塞一侧平行剪一长约7~8cm的开口,所需灌洗溶液由此注入,悬挂于输液架上至所需高度,下端接肛管并排气,即可待用。较以往的瓷灌肠筒(要定期清洗、打包和消毒)要方便实用,比专用的成品灌肠袋便宜,节约了支出。2制作膀胱冲洗装置膀胱冲洗常用于长期留置导尿、前列腺切除、膀胱肿瘤或膀胱部分切除患者,起到保持引流通畅,清洁膀胱异物,预防感染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以往常用玻璃接头连接冲洗管、导尿管和引流管。我科将引流袋的连接导管端取9~10cm长度,来代替玻璃接头,一头接引流装置,一头接导尿管。此法便于操作,也不会引起由玻璃接头引起的刺伤。3夹管留置导尿患者拔管前需夹管锻炼膀胱收缩功能。我科采用引流袋连接导管的小帽代替以前常用的铁夹,操作简单,且取材方便,如:更换引流袋后,将管折叠两下,套入小帽,封闭定时开放即可。也可将小帽用环氧乙烷消毒后备用。还可用于行内引流术后带“T”管的患者的夹管。4封管患者停止持续膀胱冲洗后,三腔导尿管的一个管腔接引流袋,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导尿管对小儿尿道成形术后引流尿液,缓解患儿排尿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尿道成形术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在新成形尿道内置一管径8~10F的多侧孔短硅胶支架管.观察组则应用8~12F改良导尿管引流尿液,即在导尿管中、下段剪多个侧孔,持续导尿10 d左右后将改良导尿管中段多侧孔段下移至新建尿道处作为短支架管,指导患儿自控排尿.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尿培养均为阴性,无尿路逆行感染.结论 应用改良导尿管引流尿液能有效缓解小儿尿道成形术后排尿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采取心理护理、用药的护理、帮助患儿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做好饮食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等措施,缓解疾病的进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采用二种手术止血方式,分别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B-Lynch组,20例)和宫腔内水囊纱布垫压迫止血法(对照组,15例)进行对比,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24 h总出血量、宫腔粘连、子宫缺血坏死、产褥病率。结果 B-Lynch组平均手术时间(56.4±7.6)min,术中及24 h总出血量(302.3±25.5)m L、(398.2±23.4)m 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86.4±9.3)m L及术中、24 h总出血量分别为(507.9±29.6)m L、(503.8±33.2)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宫腔黏连(13.3%)、产褥病率(20.0%)显著高于B-Lynch组的0.0%、5.0%(P0.05),两组比较子宫缺血坏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比宫腔内水囊纱布垫压迫止血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至24 h出血量、宫腔黏连、产褥病率少。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能够有效止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无需再次手术,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高临终病人和家属的生命质最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一、二、三级医院700名医护人员进行有关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数医护人员能接受死亡这一自然规律、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积极.医护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的专业培训,缺乏与临终病人及家属沟通的知识与技巧.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学历、家庭形态、民族、宗教信仰,学历影响最大.结论 建议加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教育,提高临终关怀照护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