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辅用补肾方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术后给予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胶丸口服2个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肌注35 d,治疗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方口服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1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异常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 2组治疗1个月与6个月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1个月与6个月后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组治疗1个月与6个月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联合应用常规西药及补肾方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胸腰椎功能,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骨折患者.根据腰1~4椎、全髋关节、股骨颈任意部位的骨密度T值将骨折患者分为正常组53例、骨量减少组63例、骨质疏松组44例,比较三组血清25OHD、PTH、骨密度T值、血清骨钙素蛋白(BGP)、骨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 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血清PTH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血清25OHD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P<0.05),正常组的血清BGP、ALP水平低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P<0.05);骨量减少组的血清25OHD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量减少组的血清BGP、ALP水平低于骨质疏松组(P<0.05).正常组的腰1~4椎、全髋关节、股骨颈骨密度值均高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P<0.05),骨量减少组的腰1~4椎、全髋关节、股骨颈骨密度值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25OHD与腰1~4椎、全髋关节、股骨颈骨密度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与患者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骨骼发育成熟之后的成人,主要由于椎间盘不对称性楔形变,相对应的小关节突关节退变及脊柱其他附件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的脊柱失衡并侧凸。常伴有冠状位移位Cobb角>10°、旋转性半脱位和椎体矢状位滑脱即脊柱的三维旋转畸形。不仅影  相似文献   
4.
正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是由布氏杆菌诱发的人畜共患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病源以牧区为主,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传染病。布氏杆菌侵袭腰椎较多,胸椎及颈椎较少累及,从而造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结核杆菌可侵袭脊柱任意节段,以胸腰段常见,从而造成结核性脊柱炎。二者在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2016-03误诊为脊柱结核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残留症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分别在术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收集JOA评分、ASIA感觉与运动评分及Oswestry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3个月JOA评分、ASIA感觉与运动评分及Oswestry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术后常规西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残留症状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麻木及功能等残留症状。  相似文献   
6.
7.
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一种包括冠状位移位Cobb角> 10°、旋转性半脱位及椎体矢状位滑脱的三维旋转畸形。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关于DS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的假说与观点,但是还没有哪一种可确切解释。本文主要从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四方面对D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笔者并提出对本病诊治的展望,使临床医生对DS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为DS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CT血管成像(CTA)诊断脊髓血管畸形(SCVM)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确诊SCVM患者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以术中所见及术后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CTA判断病变类型和范围的准确率,以及CTA显示增粗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与DSA的符合率。结果 85例SCVM包括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59例、脊髓周围动静脉瘘(SPAVF)10例、脊髓动静脉畸型(SAVM)12例及海绵状血管瘤(CM)4例。CTA判断病变类型和范围的准确率分别为85.88%(73/85)和92.94%(79/85)。除4例CM CTA及DSA结果均为阴性外,CTA显示81例SCVM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与DSA的符合率分别为86.42%(70/81)和82.72%(67/81)。结论 脊髓CTA能较准确显示CM之外大部分SCVM病变范围、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