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苯那普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入选70例ACS患者为ACS组,并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时又分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2例,对照组32例。比较各组Toll样受体4(TLR4)、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ACS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苯那普利治疗组TLR4、TNF-α和MMP-9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可能通过抑制ACS患者TLR4过度表达及其下游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MMP-9分泌,稳定ACS易损斑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膜联蛋白A1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联蛋白A1(annexinA1, ANXA1)是膜联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它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分化及凋亡等多种重要的生命过程。其表达在肿瘤组织及癌前病变中与在相应的正常组织中相比有差异,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导管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在Ensite NvaX三维标测系统下,完全肺静脉电解剖隔离,应用超声心动图于手术前和术后24 h、1周、1个月测量左心房内径及容积、二尖瓣跨瓣压差,多切面测定二尖辩环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峰值速度,取平均值并计算其比值;以同年龄组非心房颤动志愿者32例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房颤组均达到完全肺静脉隔离,随访1个月无复发;房颤组患者术前左心房内径及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24 h左心房容积较术前扩大(P<0.05),术后1周缩小(P<0.05),术后1个月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晚期运动峰值速度房颤组术前较对照组减低(P<0.01),术后24 h较术前减低(P<0.05),1周后增加(P<0.05或P<0.01),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方法 ,术后24 h左心房有所扩张、收缩功能减低,但1周好转,1个月时接近术前,可能与消融对左心房损伤后修复过程有关,提示术后应重视血栓的风险和手术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Takayasu动脉炎导致的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肾动脉狭窄一旦形成,药物治疗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以往肾动脉狭窄是最常见的手术指征。国外从1993年开始采用球囊扩张治疗此类疾病,效果与外科手术相近,但其再狭窄率很高。因此,日前主要采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近来,我们首次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对1例Ⅱ型Takayasu动脉炎患者成功实施了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5.
纤维纵隔炎(FM)是一种以纵隔内慢性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并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导致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罕见疾病。影像学检查对FM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及治疗指导均具有重要价值。现就FM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中抗炎蛋白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氟伐他汀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提供新的视点。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人MNC,分别用不同浓度氟伐他汀(0.2、0.4、0.8mg/L)诱导不同时间(2、8、16、24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NC膜联蛋白A1表达水平。结果:氟伐他汀可使MNC膜联蛋白A1表达上调(P<0.01),呈浓度、时间依赖方式。阴性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MFI)2.4000,0.2mg/L组MFI3.2950,0.4mg/L组4.0225,0.8mg/L组4.8000;2h组4.2625,8h组4.2100,16h组4.0900,24h组4.022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MNC膜联蛋白A1表达发挥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由于肺小动脉收缩和病理性重构并逐渐闭锁,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和死亡的病理生理状态.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PH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有潜在并发症.心电图作为一种便捷的常规检查,虽然不能直接反映肺动脉压力水平,但在PH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膜联蛋白A1(AnnexinA1)是结构相关钙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其功能涉及细胞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细胞分泌、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是一种炎性相关疾病,其主要病理过程是动脉粥样硬化,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是这一病理过程的启动环节。  相似文献   
10.
背景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RNV)可发生于多种眼病,导致视网膜出血甚至脱离,抑制病理性RNV已逐渐成为眼科疾病治疗中的重点.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性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但其在病理性RNV方面的作用尚未见报道. 目的 以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为模型,研究玻璃体腔注射不同质量浓度的α-MSH对病理性RNV的作用. 方法 选取健康清洁级7日龄C57BL/6J幼鼠40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OIR+0.33μg/μl α-MSH组、OIR+1.67 μ.g/μl α-MSH组、OIR+3.30 μg/μlα-MSH组、OIR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不同剂量α-MSH干预组和OIR组幼鼠在氧体积分数(75±2)%的高氧环境下饲养5d,然后在普通空气环境中饲养5d,正常对照组幼鼠则在普通空气环境中饲养10d.各组取17日龄鼠,球后静脉注射高相对分子质量异硫氰酸葡聚糖(FITC-dextran),制备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的血管形态,计算无灌注区面积相对于整个视网膜的面积.对小鼠眼球行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突破内界膜突入玻璃体腔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 结果 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OIR组、OIR+O.33 μg/μl α-MSH组、OIR+1.67 μg/μl α-MSH组和OIR+3.30 μg/μl α-MSH组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分别为(0.00±0.00)%、(23.01±3.39)%、(18.14±7.20)%、(15.64±7.07)%和(7.62±6.52)%,各组间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35,P<0.05);其中OIR组无灌注区相对面积显著高于OIR+3.30 μg/μl α-M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3,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OIR组、OIR+0.33 μg/ μl α-MSH组、OIR+ 1.67 μg/μl α-MSH组和OIR+3.30 μg/μl α-MSH组突入玻璃体腔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0.00±0.00)、(11.45±4.26)、(6.35±2.34)、(4.96±1.79)和(1.03±1.25)个.各组突入玻璃体腔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87,P<0.05);其中OIR组突入玻璃体腔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显著高于OIR+0.33μg/μl α-MSH组、OIR+ 1.67 μg/μlα-MSH组和OIR+3.30 μg/μl α-MS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 α-MSH可减少OIR小鼠模型视网膜中无灌注区的相对面积和视网膜新生血管核数,其对病理性RNV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