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髂内动脉结扎术是控制妇产科手术中大出血的有效措施。本文收集此类患者21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15例,单侧6例,均达到了满意的止血效果。笔者介绍了馆内动脉结扎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以及预防髂内静脉损伤和误扎髂多外动脉的具体措施。着重提出髂内动脉结扎后再局部止血才能完全控制盆腔大出血。  相似文献   
2.
合并心肺疾病的老年人胆囊炎手术湖南省人民医院(410002)胡新民李灼日易为民吴金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外科的常见伴发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占84%[1],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比一般外科病人高4倍[2]...  相似文献   
3.
母血中胎儿细胞体外培养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1名妊娠8~36周健康孕妇的外周血采用“空气培养”和“密闭培养”两种方法,通过含有胎牛血清、植物蛋白血凝素、人绒毛膜性腺激素、三磷酸腺苷酸钠、胰岛素等不同细胞培养条件的8种组合,比较分析了各种条件下对富集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的作用。实验表明:空气培养法及含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三磷酸腺苷酸钠等培养条件,有利于胎儿细胞的富集,但富集倍数相对低。并对其影响因素,假阳性和假阴性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道变异与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疾患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同时也伴随着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而引起医源性胆管损伤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先天性胆道变异。为此.总结了我院自2001-01-2003-01施行的82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中遇到的先天性胆道变异4l例,经过仔细认真的外科处理,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DF)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8例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经阴道阴道旁修补术(VPVR)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结果1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7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86mL;住院时间4~7d。无1例发生尿道、膀胱及输尿管损伤。结论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短期疗效明显,并发症少,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人源性单克隆抗体识别的血清卵巢癌相关抗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体外致敏和DNA转染技术构建的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所产生的抗卵巢癌人源性单克隆抗体AT4为探针,所建立的夹心ELISA法测定了人血清卵巢癌相关抗原CAT4。以20例正常妇女血清的A490均值加3个标准差(X±3S)之和(0.19A490U)为阳性阈值,对20例卵巢癌和12例卵巢囊肿病人的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卵巢癌为15/20阳性,卵巢囊肿2/12阳性;此外,2例卵巢癌腹水及卵巢癌细胞ao10/17培养上清液均为阳性。经统计学分析,AT4识别的卵巢癌相关抗原CAT4存在于卵巢癌病人血清中,其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3.33%。因此,AT4-ELISA对于人血清卵巢癌相关抗原的测定,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右肝管缺如与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道损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合并有右肝管缺如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易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该院19990年3月-2001年3月收治的10例合并有右肝管缺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致的医源性胆道损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有右肝管缺如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时易致医源性胆道损伤,损伤原因主要是将右肝后叶胆管误认为胆囊管而一并切除,损伤部位以Ⅱ类多见。结论:对右肝管缺如胆道异常解剖结构的认识及胆囊切除前遵循“辨-切-辨”三字原则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而损伤后诊断时期与损伤类型则决定了外科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对肝包虫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吐鲁番地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6例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囊摘除术80例,复发4例;外囊摘除术4例和肝叶切除术2例近期效果好;复发患者3例行窦道清除术而治愈,另1例再次行内囊摘除术而治愈。结论对肝包虫病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儿童肝细胞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手术切除后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儿童肝细胞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10岁,因肝内肿块破裂于外院行急诊介入栓塞止血治疗,6d后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胆囊切除+左半肝切除+HIPEC(5%葡萄糖溶液3000m L+吡柔比星10mg,41℃循环灌注40min),手术顺利,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肝细胞肝癌III级及R0切缘。患儿随后转儿童血液肿瘤科,以FOLFOX4方案化疗。术后11个月复查示,甲胎蛋白9.56ng/m L,HBV-DNA100IU/m L,上腹部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手术联合HIPEC治疗儿童肝细胞癌破裂出血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