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明丹  郑荣秀 《天津医药》2018,46(7):742-74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母亲临床特征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筛查的影响,为避免漏诊CH提供依 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1月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阳性的新生儿206例,同期1∶1随机抽取 TSH初筛阴性的新生儿20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2组新生儿性别、胎龄、体质量和母亲合并疾病对CH初筛及确 诊的影响。结果 TSH初筛阳性的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初筛正常的新生儿(P<0.05),而2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以 及早产、足月产和过期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SH初筛正常组相比,初筛阳性组的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比例和TSH水平更高,FT3和FT4水平更低(P<0.05),而2组母亲合并贫血、妊娠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比例,以及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复查为正常的新生儿(198例) 相比,确诊为CH的新生儿(8例)体质量更低,其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比例和TSH水平更高,FT3和FT4水平更 低(P<0.05),而CH组与复查正常组的性别、胎龄、母亲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比例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低体质量及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CH的初筛和确诊,筛查CH时应特别 注意,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FVT)的消融终点以提高RFCA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FVT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心内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结果 22例左后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手术后21例体表心电图出现左后分支阻滞图形,8例左前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术后6例体表心电图出现左前分支阻滞图形。30例均消融成功,无复发。结论消融术后新出现的左后分支阻滞或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可作为消融成功终点判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晓旭  孟佳  明丹  孙爱慧 《河北医药》2022,(4):564-566,570
目的 探讨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IL-6、TNF-α及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救治的脓毒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罗格列酮.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道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治价值.方法 插入食道电极,用电生理刺激仪发放电脉冲,进行程控及非程控刺激,诱发及终止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对其进行诊断及分型.结果 535例受检者,检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98例;显性房室旁道伴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7例;隐匿性房室旁道伴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52例;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48例;2∶1房扑15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检出率96.3%.结论 通过食道电生理检查,可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及分型,诱发及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对临床治疗具有独特及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由于母体与婴儿的血型不合,胎儿的血型抗原与母体内的血型抗体不匹配,这种抗体由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后,会引起患儿出现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的血型系统有Rh和ABO两种。本文根据新生儿溶血病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与分析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信号转导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LL患者45例作为ALL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8例作为对照组,分离两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80℃保存待检。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JAK、STAT mRNA相对表达水平,通过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性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ALL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都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LL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JAK、STAT mRNA相对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123例入选者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LL的发生与JAK、STAT、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都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 461~0. 782,P均0. 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JAK、STAT、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都为导致ALL发生的主要因素(P 0. 05)。结论 JAK-STAT信号转导在ALL细胞中呈现异常激活状况,共同参与ALL的发生,可为阐明ALL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床旁超声评估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患者吸气肌训练前后膈肌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膈肌功能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吸气肌训练,应用床旁超声测量两组膈肌移动度、吸气时间及膈肌移动速度,肺功能检测获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吸气压(MI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参数,以及住院天数、肺炎发生率、死亡率的差异。分析膈肌移动度、吸气时间、膈肌移动速度与肺功能检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膈肌移动度、膈肌移动速度均较对照组增加,吸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膈肌移动度、膈肌移动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吸气时间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FVC、FEV1、MVV、MIP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FVC、FEV1、MVV、MI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患者血D-乳酸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01-2017-08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7d、14d,检测血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变化,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情况,并统计分析患者ICU住院时间和28d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D-乳酸、DAO、TNF-α、IL-6、IL-10水平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治疗组患者D-乳酸和DAO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D-乳酸和DAO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4d,两组患者D-乳酸和DAO均低于治疗7d(P0.05);治疗组D-乳酸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治疗组TNF-α、IL-6、IL-10水平及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肠黏膜损伤患者血D-乳酸和DAO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39、0.382,P=0.015、0.000)。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严重脓毒症肠黏膜损伤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能降低D-乳酸、DAO、TNF-α、IL-6和IL-10水平,降低SOFA评分,降低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疗效显著,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