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高龄患者腰椎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5例年龄≥75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后路手术,随机抽签分为俯卧位组(30例)和侧卧位组(35例),患者术前均行俯卧位或侧卧位功能训练。记录患者术前并存疾病、手术体位耐受情况、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O_2分压、椎弓根钉置钉破壁率、术后麻醉复苏时间、术后1年疗效优良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O_2分压侧卧位组优于俯卧位组(P0.01),术后麻醉复苏时间侧卧位组短于俯卧位组(P0.01)。两组椎弓根钉置钉破壁率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按Macnab改良标准评分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腰椎后路手术能够有效提升高龄患者手术耐受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CO_2分压。  相似文献   
2.
药源性疾病危害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目前在老年人群发生药源性疾病中频率较高的药物有华法林、胰岛素、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口服降糖药、阿片类镇痛药和抗肿瘤药物。针对上述几类药物,国外相关风险评估以及预警模型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本文将简要介绍药源性疾病的危害,并综述老年人群常见药源性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老年人群药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加前路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1999年以来对有适应证的胸腰椎结核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 ,术后观察植骨融合、后凸畸形矫正、脊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本组 8例 ,随访时间最短 11个月 ,最长 3年半 ,平均 2 2个月。结核病灶全部愈合 ,椎间植骨融合 ,7例后凸角得到部分矫正 ,平均矫正 2 2°。下肢肌力进步 1~ 2级。发生断钉 1例。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 ,在确保病灶彻底清除基础上 ,可合理使用内固定。椎间充分植骨是预防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偏瘫合并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导致脑血管意外患者越来越多,部分患者治疗后仍遗留下肢偏瘫。偏瘫患者由于肌力减退、动作不协调、骨质疏松,易发生股骨颈骨折,目前对其治疗尚存不同意见。我院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偏瘫合并股骨颈骨折2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恶性肿瘤腹腔化疗35例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  冯关荣  刘锦新  胡丹  戴海  陈达琨 《广西医学》1999,21(6):1223-1225
腹腔化疗是区域性化疗的一个重要措施,由于它能提高腹腔内化疗药物浓度而达到预防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腹腔内复发的目的。本院1996年6月~1998年6月开展腹腔化疗的临床研究,现就其并发症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对浆膜受侵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35例进行综合性腹腔化疗,年龄32~78岁,平均52.6岁,男15例,女20例;胃癌15例,大肠癌2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病理类型:未分化腺癌9例,印戒细胞癌4例,腺癌22例,并淋巴结转移16例。1.2 方法:以腹腔灌注化疗的方式予病人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化疗。1.…  相似文献   
6.
戴海  范镜林等 《医学文选》2001,20(4):501-502
198 7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科共收治 6 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11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病例中 ,男性 77例 ,女性 39例 ,年龄 6 0~ 93岁 ,平均 72 .3岁。按 Kyle和 Evans分类 , 型 17例 , 型 32例 , 型 39例 , 型 2 8例。其中 10 7例为跌倒所致 ,合并其他部位骨折 8例。合并有高血压病、老年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肾、肝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一种或多种并存症 73例 ,占6 3%。1.2 治疗方法 本组有 6例拒绝治疗 ,其余分为牵引治疗组及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4年6月-2004年12月年我院收治的32例儿童孟氏骨折,实施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5~14年,平均8.8年。其中优23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93.8%。结论:儿童孟氏骨折应积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记忆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4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1994-08/2004-02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采用钛镍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42例,无一例感染及过敏反应,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无钛镍聚髌器脱落现象。疗效评估:优37例、良3例、差2例;26例粉碎性骨折疗效评估:优25例、良1例。提示钛镍记忆合金聚髌器是治疗髌骨骨折的良好内置物,并应作为粉碎性髌骨骨折的首选内置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cleft,IVC)的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21例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体内裂隙征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为64~91岁,平均(76.81±6.64)岁。对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侧位X线测量手术前后后凸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得到4~18个月随访,平均(10.14±4.24)个月。平均VAS评分术前(6.90±0.99)分,术后为(2.67±1.1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后凸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术中3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为椎体前缘渗漏,2例为椎间盘内渗漏。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明显缓解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体内裂隙征患者腰痛症状,改善其功能,并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角。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7~2007年,对40例平均年龄为77.5岁(70~8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也均得到随访,随访1~3年,采用Harris功能评分.本组病例优18例,良13例,中5例,差4例,优良率77.5%.结论 70岁以上老人股骨颈骨折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