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炎症性和癌性胸水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胸水证实的炎症性和癌性胸水CT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30例炎症性胸水中双侧16例,胸膜增厚11例,主要呈弥漫线状增厚,28例为少至中量,21例出现包裹,无1例纵隔胸膜受累。38例癌性胸水,单侧34例,21例出现大量胸水,胸膜增厚25例,主要呈不规则增厚,结节状增厚,环状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增厚13例,无1例出现包裹。结论在CT对炎症性和癌性胸水鉴别诊断中,胸膜不规则增厚,结节状增厚,环状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增厚对于确定癌性胸水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行血肿清除手术和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优劣。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炎症指标,以及临床预后的差异。 结果2组患者在术前GCS评分、术前血肿体积、血肿清楚率上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癫痫、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再出血、颅内感染、应激性胃肠道出血、深静脉血栓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第3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平均秩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6、12个月时的平均秩次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外科手术入路选择上,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较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入路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节约医疗成本,以及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在脑梗死患者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拟诊脑梗死患者63例,均行CT及MRI检查,统计比较CT、MRI及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误诊率、漏诊率,并观察联合诊断与CT诊断对不同发病时间(24 h、24~72 h、72 h)脑梗死检出率。结果:CT+MRI诊断准确率为90.48%(57/63)、灵敏度为98.04%(50/51),均高于CT、MRI各单一诊断;漏诊率为1.96%(1/51)低于CT、MRI各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对发病时间不足24 h脑梗死患者检出率为35.29%(18/51),高于CT单一诊断15.69%(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应用于脑梗死,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可提高早期脑梗死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16排螺旋CT低剂量腹部平扫并重建的CT征象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CT检查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CT诊断的符合率为95.0%;CT直接征象为管壁增厚,阑尾增粗,阑尾内结石,间接征象为阑尾周围脓肿,邻近回盲部肠壁增厚,阑尾浆膜面模糊及阑尾周围炎性改变。结论:16排螺旋CT低剂量腹部平扫及重建可清晰显示急性阑尾及其周围病灶,在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方面确诊率较高,其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