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构建人Shh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建立稳定转染人Shh基因的293T的细胞系。方法设计引物引入AgeI酶切位点,使用PCR方法从质粒中扩增Shh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对所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回收纯化。将AgeI内切酶消化后目的片段交换连接人pGC-FU载体,构建Shh慢病毒表达载体pGC-FU-Shh。酶切验证并测序正确后,将质粒pGC-Fu-Shh与携带GFP的慢病毒辅助包装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的结果,重组质粒pGC-Fu-Shh的测序,Westernblotting验证Shh在转染293T细胞中表达。结果转染293T细胞后荧光显微镜,24h后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基本判断Shh表达,说明转染成功。重组质粒pGC-FU-Shh的测序Shh基因片段大小1386bp。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转染293T的样品,可以观察到72~95KDa处条特征带与Sbh融合蛋白相吻合,判断Shh表达。通过PCR扩增获得了Shh基因,将Shh克隆到慢病毒转移质粒pC-C-FU中,并在293T细胞中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结论成功构建了pGC-FU-Shh-GFP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株。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已有百余年历史。现今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在肿瘤内分泌治疗中最为成熟和最有成效。本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的现状综述如下。 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有抗雌激素类、孕激素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和LHRH类似物。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高校女性教职工常见乳腺疾病患病情况,为今后开展乳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吉林省乳腺疾病研究中心于2004年10月对吉林大学5 134名女教职工进行了乳腺疾病普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吉林大学女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共5 134名。年龄为23~80岁,平均42岁。1.2方法按照统一制订的女性乳腺检查表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表格;常规进行双侧乳腺体格检查,采用北京市威力恒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VLH-CS型电脑近红外乳腺诊断仪和日本产SSD-121型高分辨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对乳头溢液、乳痛症等病例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与治疗(附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外科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1973-2003年52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唧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高血钙69.2%,低血磷76.9%,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LP)69.2%。甲状旁腺腺瘤(83.7%)是PHPT发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上43例患者采取甲状旁腺探查手术。结论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和辅助检查不断完善,其确诊率随之提高。外科手术对该病的治疗有确切效果,术后患者症状减轻,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但是本组5年内再手术4例。  相似文献   
5.
应加强监测,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和心功能变化;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以便随时应用急救药物;必要时还应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在急性心梗早期,早期给氧,可减轻气短、疼痛和焦虑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细针吸取细胞学在乳腺肿物的诊断中具有自身的优势,本从其定位系统,穿刺方法,诊断标准几方面介绍了其基本内容,并综合献论述了其可行性,回答了针吸细胞学是否会引起肿瘤播散的问题。分析了假阴性论断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并结合相关新技术,对细针吸取细胞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综述了乳腺细外吸取细胞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任辉  姜涛  房学东  徐为然  田宇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3):1321-1323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剂苯乙酸(Phenylacetate,PA)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8增殖过程中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以1.0、2.0、3.0、4.0、5.0mmol/L的PA作用于HCT-8细胞,分别于24、48、72h对细胞增殖进行检测.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应用PA后对HCT-8细胞C-myc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1.0~5.0mmol/L PA作用HCT-8细胞24~72h,随着PA浓度的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PA作用24h为5.1%~24.3%,48h为16.7%~72.3%,72h为30.2%~93.4%.PA治疗后HCT-8细胞C-myc mRNA阳性表达率为(12.05±7.92)%,显著低于非治疗组中的阳性率(55.15±21.64)%(P<0.01).结论PA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HCT-8细胞的增殖,PA对C-myc基因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志永  徐红  孙岩  徐为然  张帆 《吉林医学》2010,31(4):512-514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10 mm的大肠小息肉的内镜、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息肉的大小将大肠小息肉分为<6 mm小息肉组和6~10 mm小息肉组,对两组的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及单发还是多发进行分析,并将大肠小息肉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分析两组中肿瘤性息肉所占的比例。在肿瘤性大肠小息肉中分别对两组中的"高危"肿瘤及癌所占比例进行分析。结果:1911枚大肠小息肉中肿瘤性息肉所占的比例为71%。与<6 mm的大肠小息肉相比,6~10 mm的大肠小息肉中肿瘤性息肉所占的比例较高(84%)。在肿瘤性大肠小息肉中,6~10 mm的小息肉以多发息肉居多、"高危"肿瘤所占的比例较大(29%)及癌变率较高(2.5%)。肿瘤性息肉均好发于右袢结肠。总体上,"高危"肿瘤在大肠肿瘤性息肉中所占的比率是10%,癌在大肠肿瘤性息肉中的比率是0.9%。结论:<10 mm的大肠小息肉中肿瘤性息肉及"高危"肿瘤所占的比率均较高,与<6 mm的大肠小息肉相比,6~10 mm的大肠小息肉中肿瘤性息肉、高危肿瘤及癌变率均较高,所以发现大肠小息肉后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6~10 mm的大肠小息肉发现后应尽早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9.
徐为然  任辉  毕丽荣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6):426-427,F0003
患者,女,58岁。因反复脓血便4年,再发20d,伴腹痛、停止排气3d于2006年9月7日入院。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脓血便,当地医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未采取系统治疗,症状逐渐加重。入院20d前出现脓血便每日十余次,3d前停止排气并出现腹痛且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否认相关家族史。入院体检:T37.5℃,P80次/min,R20次/min,BP100/70mmHg。重度贫血貌,腹平,下腹压痛,  相似文献   
10.
任辉  徐为然  房学东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6):427-428,F0003
患者,男,40岁。因自发性腹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血压进行性下降,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不凝血,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见腹腔出血量约2000ml,发现胰腺下缘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处有活动性出血,因手术技术及条件等原因,不能彻底止血,仅用大网膜包裹血肿,以使出血相对局限在小网膜囊内。术后止血、输血、补液、对症治疗。为进一步诊治,遂于2007年1月18日急诊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