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秀萍 《全科护理》2013,(31):2900-2901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8例老年病人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8例病人均植入成功,1例病人应用8个月至死亡,1例病人出现导管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及局部抗生素封管后好转,目前继续正常使用,其余6例病人使用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植入式输液港应用方便,为老年病人提供了长期、安全、可靠的输液通道。  相似文献   
2.
知-信-行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秀萍 《现代医院》2011,11(9):145-146
目的探讨应用知-信-行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随机性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依照知-信-行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糖尿病相关知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知-信-行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学会了自我管理、能严格控制饮食,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坚持用药,定期进行血糖检测。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并进一步付诸行动,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最终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  相似文献   
3.
彭秀萍 《全科护理》2009,7(34):3122-3122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程序化护理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收治的35例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行程序化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经急救和实施程序化护理,转送入院28例,现场死亡5例,转送途中死亡2例。[结论]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程序化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程序化护理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收治的35例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行程序化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经急救和实施程序化护理,转送入院28例,现场死亡5例,转送途中死亡2例.[结论]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程序化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彭秀萍  梁霞 《现代医院》2006,6(11):129-130
我院是一家省级三甲妇幼保健院,床位300张,职工人数700多人,有全省新生儿护理急救中心等五个省级中心,在担负保健、医疗、教学、预防、科研任务的同时,又负责全省妇幼保健培训中心及基层妇幼保健网络的监测工作,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也与普通医院有所不同。为加快后勤的反应速度,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提高病人及职工的满意度,根据现代化医院管理对后勤工作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我院建立了后勤总控室。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经验证明建立后勤总控室对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大有帮助,本人认为值得在医院后勤管理中推广应用。下面谈一谈建立后勤总控室一些具体工作的体会,希望对后勤管理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3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秀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126-3126
我院急诊科自2005年6月~2006年12月共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35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胶原-壳聚糖冻干海绵的制备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胶原 壳聚糖冻干海绵的制备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将胶原与壳聚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冷冻干燥得冻干海绵 ,用创伤、烧伤常见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胶原 壳聚糖冻干海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抑菌圈直径达 2 .0cm以上。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 .0 2 2 %、0 .0 4 4 %和 0 .0 88%。结论胶原 壳聚糖冻干海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可作为创伤、烧伤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8.
根据医院工会工作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努力开创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院前急救中常见的急危重症,其临床特征为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早期病死率高.如能早发现,早期确诊,并及早进行有效的院前救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变患者愈后.故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意义重大.我院急诊科自2005年8月~2006年8月院外抢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45例,现将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糖尿病足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0例患者行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至创面关闭的平均时间为(32.5±3.8)d,疗效显著28例,因堵管致疗效差2例。结论:应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系统的护理措施救治糖尿病足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