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原发性肝癌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肝动脉介入疗法,但对肝内肝癌微小转移灶及巨块肝癌伴肝功能受损或转移至肝外的癌灶、门脉癌栓,轻中度腹水等Ⅲ期病人,均无理想治疗手段。“131碘肝癌细胞膜单克隆抗体(Hepama-1,DGDK-1)生物导向治疗原发性肝癌”为晚期肝癌病人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我科自2003年4月起,用此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士长在减轻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医疗的要求日益增高,护士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护士职业已是世界公认的压力性职业,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由于肿瘤科护士面对的是特殊患者,所承受的压力高于其他临床科室护士[2].如何减轻这种压力,已经成为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科2007-01~2007-04应用恩度联合诺维本、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例,效果较好。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例,女2例;腺癌2例,鳞癌3例;年龄26~70岁,中位年龄48岁,KPS评分≥60分。本组均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证实,临床分期均为Ⅳ期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沅陵县农村居民胆囊炎的患病情况,探讨胆囊炎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沅陵县农村居民采用集中体检的调查方式,15岁以上人群逐人进行B超检查。结果沅陵县农村居民胆囊炎患病率为7.0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15%;女性患病率为8.30%,女性高于男性。结论胆囊炎是影响沅陵县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患病率不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肿瘤治疗有了飞速发展,继传统化学药物之后,分子靶向药物基因治疗先后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由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S20040004),是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抗肿瘤基因治疗药物,是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性进展。它是利用p53这一抑癌基因,借助于无毒无复制能力的腺病毒这一载体,将p53基因导入癌细胞DNA结构中,诱导癌细胞的凋亡自杀程序,促进癌细胞的溶解死亡[1]。2004年10月-2005年7月,我科使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7例恶性肿瘤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  相似文献   
6.
肿瘤科护士在患者安全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 66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合并糖尿病36例,非糖尿病者30例,观察两组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发生神经毒性反应27例,发生率75%,多为Ⅱ~Ⅲ级,非糖尿病组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4例,发生率46.7%,多为Ⅰ~Ⅱ级.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反应程度及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但由于进行了积极的预防护理,其发生率仍低于文献报道的9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 66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合并糖尿病36例,非糖尿病者30例,观察两组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发生神经毒性反应27例,发生率75%,多为Ⅱ~Ⅲ级,非糖尿病组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4例,发生率46.7%,多为Ⅰ~Ⅱ级.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草酸铂后神经毒性反应程度及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但由于进行了积极的预防护理,其发生率仍低于文献报道的90%.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沅陵县农村居民胆囊结石的患病情况,为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沅陵县农村居民采用集中体检的调查方式,逐人进行B超检查。结果:沅陵县农村居民胆囊结石患病率为4.97%,胆囊结石患病率女性(5.77%)高于男性(3.21%),男女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胆囊结石是沅陵县农村居民的一种常见疾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患病率不同。  相似文献   
1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的主要途径是静脉给药,如不慎发生外渗或外漏,轻者可引起红肿、疼痛,重者可损伤神经肌腱、组织坏死,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也给操作人员增加了压力,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据文献报道,由外周静脉给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可达2%-8%,我科通过有效的管理控制,取得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