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追踪观察HIV-1新发感染者体内CRF07_BC重组毒株膜蛋白基因的变异性.方法 从HIV-1感染者血浆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V-1 gp120全长及C2-C5区段基因.纯化后装入T载体,转化至Top10大肠埃希菌内增殖,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运用PCR方法进行鉴定,最后对所获得的目的克隆测序.结果从两个感染者血浆样品中获得感染后半年到2年半间多个时间点的gp120基因克隆共135个及gp120基因C2-C5区段克隆15个,分析显示这些克隆均为HIV-1 CRF07_BC亚型.随感染时间的延长,HIV-1 env基因的离散率与多样性均有增加的趋势.env基因同义突变与非同义突变比较结果显示,C1、C3与V4区段非同义突变比率比gp120基因的其他区域都高.基因多态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内不同毒株基因在不同区段的变异是不同的,基因多样性介于0与0.066±0.028之间.结论 随着患者感染时间的推移,HIV-1膜蛋白基因的变异逐渐增大.C1、C3和V4区的高突变率提示,该基因区可能是HIV-1病毒生存与宿主免疫压力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河南和新疆地区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毒株gp120和gag基因全长序列的变异特征。方法PCR扩增河南和新疆HIV-1确认阳性样本前病毒DNA gp120和gag全长基因,测序得到40份gp120和41份gag基因序列,用GCG软件包等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HIV-1毒株为B′亚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HIV-1毒株为CRF07 BC亚型。B′亚型毒株gp120基因中变异程度最大的区段是V5区段,最小的是C1区段;CRF07BC亚型毒株中变异最大的是V1区段,最小的是C4区段。两种亚型毒株gp120和gag基因的Ks/Ka值<1(P<0.05)。结论对于病毒基因全长序列的分析可以更多地反映病毒的特性。gp120基因各个区段在B′和CRF07BC亚型毒株中的变异程度不一致。B′和CRF07 BC亚型毒株的gp120基因和gag基因都受到正向选择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方法(survivalanalysis)探讨乌鲁木齐市社区吸毒人群发生首次吸毒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4-6月,以应答驱动抽样为主要招募方式,在社区招募吸毒者参加调查;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吸毒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口吸和静脉注射毒品时间、方式,首次吸毒前的个人成瘾性行为(如吸烟、饮酒)及家庭成员、亲友吸毒情况等。结果:401名静脉注射毒品者进入本次横断面调查,首次吸毒方式为口吸和静脉注射毒品者分别为95·0%(381/401)和5·0%(20/401),首次使用的毒品均为海洛因,首次吸毒年龄19·8a±s5·0a,首次吸毒年龄最小值为6·4a,15a以前开始吸毒者占14·2%(57/401)。从出生到首次吸毒的发生率为5·0/100人年(95%CI:4·5-5·5),影响首次吸毒发生的变量为:维族(HR=2·161,95%CI:1·713-2·726)、15a以前开始吸烟(HR=1·273,95%CI:1·006-1·610)、16a以前开始饮酒(HR=1·774,95%CI:1·387-2·269)、有亲戚吸毒(HR=1·411,95%CI:1·032-1·928)。从出生到发生首次吸毒的时间分别为:维族17·9(95%CI:17·2-18·5)a,15a以前开始吸烟者为20·0(95%CI:20·0-20·8)a,16a以前开始饮酒者为17·0(95%CI:16·6-17·7)a,有亲戚吸毒者为19·2(95%CI:18·6-20·0)a。结论:提示吸毒流行严重地区,吸毒低龄化可能会加速艾滋病的流行。在青少年早期开展个人成瘾性行为(如吸烟、饮酒)的干预教育及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非常必要,维族青少年应该是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4.
静脉吸毒人群HIV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9~10月在乌鲁木齐市戒毒所、劳教所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结果符合调查标准且提供知情同意书的509名吸毒者中,近3个月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比例为33.4%,固定性伴注射吸毒者占20.4%;近1个月与固定性伴和非固定性伴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85.8%和69.8%,维吾尔族吸毒者该指标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7%和7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静脉吸毒者发生HIV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80;P〈0.000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32;P=0.0135)、维吾尔族(β=0.34;P=0.0019)、已婚或同居者(β=-0.30;P=0.0077);与女性吸毒者有关的影响因素是固定性伴注射吸毒(β=0.36;P=0.0041)、近6个月有商业性性行为(β=0.45;P=0.0240)、年龄(β=-0.03;P=0.0154)。结论当地吸毒人群HIV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吸毒者与固定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极低,提示HIV经性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很大。扩大针对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干预项目的覆盖面,并辅以个体化的心理咨询,加强吸毒者安全行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血液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免疫隐匿性感染、病毒变异等原因,使血液无法保证零风险.为评估现有检测体系、献血模式、和管理体系下我国血液的残余风险度,并探讨我国血液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了历时2年多的NAT检测多中心国际合作研究.现将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高原地区的多发病与常见病,除了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和因其它疾病引起的症状性高血压外,尚有高原特发性高血压症(即高原血压异常症之一,高原高血压症)。笔者近年来根据高原地区高血压症的发病特点,自拟参附天麻汤,治疗8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47例,女39例,藏族51例(其中由低海拔地区移居者15例),汉族35例(均为平原移居者)。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49.7岁,39岁以下者37例,59岁以下者40例,60岁以上者9例。 1.2 病史及诊断本组患者病史最长的24年,最短的6个月,平均病史8.5年,病史5年以内的50例,5年以上的36例。本组资料的诊断标准以我院编写的《实用高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戒毒学员直系亲戚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程度,为了更有效的帮助戒毒学员改变不良行为,为了更好的作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宣传工作减少艾滋病对吸毒者及其亲戚的伤害,我们于2000年6月24—25日对乌鲁木齐市强制戒毒所看望亲人的戒毒学员亲属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有关艾滋病基础知识的调查。对象及方法:对来戒毒所看  相似文献   
8.
<正> 有关军团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国内已有一些报道,但在西藏地区尚未见涉及。1989年我们有幸收集到同年7月在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楚鲁杰乡采集的藏族农牧民血清37人份,对其进行了嗜肺军团菌1~10型(L.pneumophila,Lp1~10)、米克达德军团菌(L.micdadei,Lm)和杜莫夫军团菌(L.dumoffii,Ld)共3种12型军团菌感染的抗体测定,现简要报道如下。 抗体测定采用微量凝集法(MAT)。抗原由南京铁道医学院供给,滴度≥1:16者为阳性,≥1:32者判为感染。在37人血清中,嗜肺军团菌以LP6型抗体阳  相似文献   
9.
医院在各种医疗服务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务,消耗一定的物资,使用一定的设备,其支付的费用就构成了医疗项目的成本。医疗成本核算的对象是医疗项目。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加强管理,准确核算,充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为国家预算和制定医疗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必须进行医疗成本核算。一、医疗成本计算范围及成本构成应列入医疗项目成本的费用有:医疗业务活动中直接发生的全部费用;间接的医疗服务的全部费用;为管理医疗业务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