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Ab)阴性,HCV-RNA阳性血清建立体外感染肝细胞模型.方法 HCV Ab阴性,HCV-RNA阳性的窗口期血清与人肝细胞共同培养,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等方法检测细胞内HCV核酸复制、蛋白质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细胞与病毒共同培养7~45 d,细胞内和/或培养上清中可间断检出HCV正、负链RNA;细胞浆内有HCV 核心和NS3抗原的表达;细胞超微结构有改变,并于感染后第24天时观察到类似病毒样颗粒.结论 窗口期血清中的HCV能在人肝细胞7701中复制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将胶体金作为光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标记物的研究工作国外已开展十余年而国内刚刚起步.胶体金与McAb探针的应用使研究细胞表面抗原分布的方法大大更新,特别是由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艰难梭菌(CD)谷氨酸脱氢酶(GDH)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重组蛋白并鉴定其抗原活性。方法以 CD 的 ATCC43255菌株基因组 DNA 为模板,通过 PCR 法扩增 GDH 全长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IPTG 诱导表达 GDH 蛋白,并用 Ni 柱进行纯化。利用 CD 抗原检测试剂盒对 GDH 抗原区段的抗原性进行鉴定。结果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GDH 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获得的 GDH 抗原能与相应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原核表达的 CD 的 GDH 抗原具有很好的抗原活性,为进一步制备相应抗体并建立CD 的 GDH 抗原的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MA)作为光学显微镜标本的包埋剂可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很好地保存了酶的活性。我们应用改进的GMA低温真空包埋技术对不脱钙的小鼠骨髓作连续切片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区3(NS3)Ⅰ型、Ⅱ型血清反应性.方法利用表达载体PBVIL1对HCV全长NS3区Ⅰ型、Ⅱ型抗原表位进行克隆表达,经纯化获得电泳纯的抗原.经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丙型肝炎179份总抗体可疑阳性血清,再用NS3区Ⅰ、Ⅱ型抗原进行相应抗体检测.结果通过测定HCV-NS3区Ⅰ型、Ⅱ型抗体,179份HCV-NS3区1型阳性检出105份,HCV-NS3区Ⅱ型阳性检出95例.结论重组表达的HCV-NS3 Ⅰ型、Ⅱ型抗原对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反应略有不同.二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用于包被和标记重组梅毒螺旋体表位抗原,建立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梅毒抗体。[方法]利用计算机Godlkey软件分析梅毒螺旋体基因,确立优势抗原表位(rTpN17-TpN15-TpN42-TpN47),并分别克隆表达四个抗原,然后将四个抗原串联成一个嵌合表达蛋白用于包被,在此抗原的末端连接4个赖氨酸,作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用梅毒抗原,建立双抗原夹心检测梅毒抗体。[结果]在一端连接4个赖氨酸梅毒抗原活性高于未加赖氨酸的抗原,梅毒抗原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的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与TPHA法阳性符合率为97.5%,特异性明显好于TRUST、间接ELISA法。[结论]改进的梅毒抗原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用于双抗原夹心检测梅毒抗体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联合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分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及电镜下过氧化物酶(EMPO)等多参数研究分析了14例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结果发现,AUL均缺乏典型的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特征,8例表达CD_9、HLA-DR抗原及CD19抗原或可检出IgH基因重排,属早期B细胞来源;4例形态学、细胞化学似ALL,无淋巴系抗原但表达1至多种粒系抗原或对EMPO阳性,属早期粒细胞来源,诊断为MPO~-AML或AML-MO。2例无任何抗原表达属于干细胞或细胞来源不明者。本文还分析了AUL的疗效并发现AUL表达CD19~+、CD9~+、DR~+者对ALL方案效果好。表达粒系抗原者对AML方案反应好,应推荐按其细胞标志选用化疗方案。AUL,CR期短,容易复发,应建议对AUL采用较强诱导化疗及骨髓移植以延长其生存期。最后,本文还讨论了AUL的诊断条件,并建议在Raghavachar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对CD19~-、CD22~-、CD13~-、CD33~-两点以严格AUL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1967年,Deinhardt F等用患有急性肝炎的外科医生(G.B.)的血清接种入狨猴体内导致肝炎发生,狨猴血清中可能含有的致病因子被命名为GB病毒。1995年,Simons等在小绢猴体内鉴定出2种黄病毒科家族新成员,GBV-A和GBV-B。随后,又有2个实验室分别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含HCV不同优势表位抗原进行连接表达,对20份血清进行对比检测,探讨血清反应性.方法构建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BVIL-1,精选出HCV主要表位抗原插入表达载体在E.coli中表达,纯化后的融合抗原包被酶联板,用ELISA方法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抗原组合连接(HCV NS4-Core、NS4-Core-NS3、NS4-Core-NS5AB-NS3)对血清的反应性不同.结论含有多个抗原表位的嵌合抗原,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新疆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1966年自治区卫生防疫站最先从病人血、尸检材料、羊血和亚洲玻眼硬蜱体内分离到病原体。后证明它们的抗原性相同,具有可滤过性。病人恢复期血清的补结抗体滴度显示32—64倍增长。 1969年我们曾对现场分离到的病原体进行光镜和电镜鉴定,发现感染乳鼠脑海马回、丘脑和中脑等部位的神经元和室管膜细胞内有一种特殊的胞浆包涵体。光镜下,这种包涵体呈嗜碱性,常位于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