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脑室扩大的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对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脑室扩大患儿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2年1-12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HIE 76例出院后进行3-19个月随访,其中26例在"SARS"期间改用电话随访 结果 住院HIE患儿88例,随访76例(86.4%),健康存活73例(96.1%),死亡2例(2.6%),脑瘫1例(1.3%) 轻度HIE 39例无后遗症;中度35例中脑瘫、死亡各1例(各2.9%),重度2例中死亡1例(50%),另1例无后遗症 有阿氏评分记录者71例,其中1 mm 8-10分30例中脑瘫1例(3%),1mm≤7分、5mm8-10分者17例均无后遗症;1mm、5mm均≤7分者24例中死亡2例(8%) 预后不良与胎儿发育迟缓、重度窒息、治疗不当等有关 头颅B超随访49例,脑室扩大12例(24.5%),其中出生时即有、随访中出现各6例,后者脑瘫1例,余在12-19个月恢复正常 结论 影响HIE预后不良的因素与胎儿发育迟缓、重度窒息、治疗不当等有关随访中可见一过性脑室扩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产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对人类的延续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保障胎儿健康是产科的重要任务,对整个家庭及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产科,利用胎心监护进行胎儿健康状况的监测,有利于加强对胎儿以及孕妇生命安全的保护,从而保障胎儿及孕产妇在妊娠晚期及分娩期间的安全性。目前主要采用胎心电子监护仪进行监测,另外,通过彩超的辅助,确定胎儿的健康。本文阐述了胎心监护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拟白及汤治疗手足皲裂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皲裂是手足部皮肤因多种原因引起干燥和皲裂的一种临床表现,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多发于冬季,且病情容易反复.笔者采用自拟白及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AM-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球蛋白产生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SLE患者、健康者、anti-CD3 Ab/IFN-α刺激健康者CD4~+T细胞及Pristane诱导的狼疮样小鼠及对照鼠中CD4~+T细胞的活化表型;分选获得Pristane处理小鼠来源的CD4~+T细胞和B细胞,并于体外交叉共培养,加入ICAM-1阻断抗体或同型对照抗体,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gG和IgM水平。结果:SLE患者及anti-CD3 Ab/IFN-α刺激健康者CD4~+T细胞表达HLA-DR,CD69和ICOS等分子的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ristane诱导的狼疮样小鼠CD4~+T细胞的活化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Pristane诱导的狼疮样小鼠血清中抗snRNP和抗dsDNA自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ristane处理小鼠来源的活化CD4~+T细胞与B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B细胞产生IgM和IgG。而经抗ICAM-1抗体阻断处理的培养上清中IgM含量低于对照组,而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Pristane来源的活化CD4~+T细胞可促进B细胞分化,ICAM-1分子可能在B细胞分化早期发挥作用,但不利于IgM型向IgG型的类别转换,为ICAM-1在SLE中抗体类别转化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蝉蜕对豚鼠离体气管环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蝉蜕对豚鼠离体气管环平滑肌张力的影响,探讨蝉蜕的平喘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1g/ml、5g/ml、10g/ml三种不同浓度的蝉蜕提取物(CPE)作用于离体豚鼠气管环,观察气管环平滑肌张力的变化;同时观察中剂量蝉蜕提取物对磷酸组胺(His)和乙酰甲胆碱(Ach)诱发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蝉蜕提取物对离体豚鼠气管环的平滑肌张力无改变;对His和Ach引起的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反应无拮抗作用。结论:蝉蜕的平喘作用机制并非通过直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发挥作用,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整体调节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张美玉  李丰 《北京中医药》2007,26(6):361-362
白癜风是一种后发性的局限性皮肤色素脱失症[1],是由于皮肤局部色素障碍、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的功能减退,使表皮明显缺少黑色素细胞,致使皮肤色素脱失而致.白癜风虽然不影响患者的健康,也无痛苦的症状,但由于它常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而影响美观,使患者常感苦恼,严重时可遍及全身,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蝉蜕(pellicula cicadae)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平喘效果,我们在前期的实验中已进行了验证。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故本实验进一步观察了蝉蜕对模型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及血清中TXB:及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对其药理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蝉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蝉蜕提取物喷雾作用于哮喘模型大鼠,观察其对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及血清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影响。结果:支气管、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管腔内渗出物减少,基底膜增生减轻,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完整,无明显细胞水肿,充血;血清中TXB2水平降低,而6-Keto-PGF1α水平上调,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性下降。结论:蝉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在于缓解慢性炎症、改变"微观血瘀"状态,进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相似文献   
9.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细小病毒B19检测: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购自华美工程公司,其余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42例ITP患者进行了巨细胞病毒抗体的检测,其中5例阳性,阳性率为12%,62例ITP患者进行了EB病毒抗体的检测,其中6例阳性,阳性率为10%,70例患者进行了细小病毒B19的检测,其中30例阳性,阳性率约为43%。30例ITP患者进行了单疱病毒Ⅰ型及Ⅱ型抗体的检测,阳性率为27%,其中单疱病毒Ⅰ型抗体阳性者为7例,1例为单疱病毒Ⅱ型抗体阳性。30例ITP患者进行了风疹病毒抗体的检测,其中8例阳性,阳性率为27%。42例ITP患者进行了甲、乙、丙、戊肝炎抗体的检测,其中15例阳性,包括:抗HBsAg(+)及抗HBc(+)4例,11例为抗HBsAg(+)、抗HBc(+)及抗HBe(+),阳性率为36%,另外,43例ITP患者进行了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其中7例阳性,阳性率为16%。结论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可能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1995年6月至2000年6月,笔者以自拟固本止咳平喘丸,采用冬病夏治之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气喘症状,患病时间都在3年以上,均以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所有慢性气管炎、阻性肺气肿病例,均符合由祝惠民主编的《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2 一般资料:63例患者中,男32例,女3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6岁;慢性支气管炎63例,其中合并阻塞性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