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并分析高呼气未正压机械通气对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儿童危重症手足口患者9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患者的PEEP设置为3~5 cmH2O,观察组患者的PEEP设置为8~15 cmH2O,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小时之后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H值、胸部X片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4小时后,观察组患者在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H值、胸部X片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16.67%,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2.0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呼气未正压机械通气对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不仅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和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永香  肖娟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632-1633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口头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遵医用药等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喘憋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喘憋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喘憋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慢性盆腔痛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青海省交通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痛患者共78例,先采用腹部B超和阴部超声进行诊断,然后使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比较两者的病因诊断率,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病因总体诊断率为97. 44%(76/78),而B超的总体诊断率为41. 03%(32/7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 523;P <0. 001)。卵巢囊肿和盆腔淤血症是诊断一致率最高的两种病因,分别为85. 71%(6/7)和80. 00%(8/10)。盆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诊断一致率最低的两种病因,分别为22. 86%(8/35)和20. 00%(3/15)。除宫腔粘连外,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卵巢囊肿和盆腔淤血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于慢性盆腔痛较B超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且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纤溶酶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永香  李志强 《中国医药》2009,5(12):617-61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s of Xuesai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hth fibrinogenase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lve patients with ACI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6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Xuesaitong injection combined Fibrinogenase, while 5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ound danshen injection, once a day for 15days. Results Coagulation indicator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or P < 0.01 ).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1.1% )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9.6% )( P< 0.05 ).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of therap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 0.05). There was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Conclusion Xuesaitong injection combined fibrinogenase are remarkablyeffective and safe in treating ACI.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8-2010年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吗啡口服剂型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呈减少趋势。用药频度(DDDs)居首位的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结论:"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在该院得以逐步认可和推广,临床医师对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张永香 《中外医疗》2010,29(20):24-25
目的观察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予注射用法舒地尔6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另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治疗开始当日晨及治疗14d次日晨抽取静脉血双抗夹心法检测IL-6,MMP-9,同时行ESS评分。结果 2组在治疗14d后ESS评分均有所改善,IL-6,MMP-9降低,但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IL-6,MMP-9水平,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究呼吸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应用基于气道内雾化吸入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科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气道内雾化吸入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指标(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中端流量(MMF)]、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出院时、随访1、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SpO2、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EP、MMF高于对照组,MIP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正>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指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及栓塞化疗(TAE),此方法是目前晚期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87年至1998年对56例晚期肝癌病人进行了88例次的TAI加TAE治疗,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病人中,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其中原发癌50例,转移癌6例,56例病人进行1次治疗者30例,2次者20例,3次者6例,共进行88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癌症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09年7月,临床药学教研室收集的142例癌症患者ADR报告。结果本组142例中判定为肯定的有84例,很可能48例,可能10例。142例经相应治疗后痊愈。结论癌症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药种类和给药途径有关;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