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SSP)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介导的,主要损伤外分泌腺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缺乏特异性的单一检查项目,导致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困难。本文对我院近1 a时间,来我院就诊并由风湿科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P)的患者所进行的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酵母样真菌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真菌感染之一,常见于免疫缺陷患者、长期使用内置导管进行治疗的患者以及内分泌失常的患者.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酵母样真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依据NCCLS推荐的纸片法评估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来帮助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用低硒(se)低维生素E(VE)饲料喂养大鼠60d后,实验组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使心肌发生坏死。检测坏死后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活性,同时测定组织内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结果发现低Se、VE饮食大鼠组织内Ang-Ⅱ水平升高,ACE活性也升高,组织内胶原蛋白含量增加,补Se、VE后上述改变减轻。这些结果提示,低Se、VE饮食降低了心肌细胞对损伤的耐受性,心肌坏死后Ang-Ⅱ水平升高与心肌胶原含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和血管宏观与微观、变形和流动等规律的科学。与许多疾病的发展及转归有密切的关系。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心脏扩张为主,心脏房室均有显著扩张,病因尚未清楚的原发性心肌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尤其在临床上难与慢型克山病鉴别,对该病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31例扩张型心肌病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住院病人31例。对照组40例(女28例,男12例)平均年龄49.6岁,均为健康体检者。  相似文献   
5.
对血清胆碱酯酶(CHE)及γ-L-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测定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122株酵母样真菌的分类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酵母菌菌种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分离酵母样真菌,科玛嘉显色培养法鉴定菌株,纸片扩散法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菌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氟康唑对其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应常规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血清TnI、CK-MB、hs-CRP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实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1830-1831
C反应蛋白(CRP)是炎性细胞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在血清/血浆中含量极低,而当炎症或组织损伤时,CRP含量可明显增加,被临床作为炎症及感染的最佳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04/2006年分离培养鉴定为酵母样真菌544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由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条件致病菌医院内感染日趋严重,且多为自身感染,他们也像细菌一样,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而产生耐药性,由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也相应增高,加强控制真菌感染的检验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梅毒血清学检验是目前国内外诊断梅毒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实践中使用的方法较多,探讨各种试验方法在梅毒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确定适合临床的最佳方法很有必要。本研究运用ELISA、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ACONSYP)、梅毒螺旋体血疑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11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5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各期梅毒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梅毒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