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6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l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d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4±5)%、(264±17)%、(284-16)%、(474-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4±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d(P〈0.01)。脓毒症患者TNF—d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接骨膏是我院七十年代初收集民间秘方,在原方十多种药的基础上筛选整理为几味草药而成的新药,在研制中,恩施医专附院进行了长期的临床观察,恩施医专学校作过动物、药理试验;临床使用及药理试验证明;此药具有增加毛细血管的流量和通透性,改善局部组织的血循环,促进骨、肌肉组织损伤的修复和愈合,起到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接骨生肌,促进骨质形成之功效,临床用于骨折,一切软组织损伤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在多年的配制和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胃病患者胃液中乙肝病毒标记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记(HBVM)向胃腔释放的可能。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46例胃病患者胃液的HBVM。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CSG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A)、CSG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CSG+DUA/CAG和胃癌(Ca)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分别为5.9%、10.5%、14.8%、19.0%和37.9%;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别为52.9%、47.3%、31.1%、33.3%和84.5%。除CSG+DUA/CAG外,胃癌HBsAg与其他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除CSG外,胃癌的抗-HBc与其他各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46例中未检出抗-HBs、HBeAg、抗-HBe和抗-HCV阳性者。结论 提示HBV在感染肝细胞合成过剩时,不仅游离于血液和其它体液,也向胃腔释放——腔释放。  相似文献   
4.
5.
2003-2005年积水潭医院烧伤感染常见细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笔者单位近期的烧伤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5年12月从笔者单位492例烧伤住院患者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血液、尿液、粪等标本分离而得的菌株,对其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送检标本中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292株,分离率最高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7%),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占82.5%;革兰阴性菌372株,分离率较高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2.5%)、大肠埃希菌(11.1%)。3年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率分别为60.8%和42.9%。结论 笔者单位烧伤病区细菌耐药问题严重,仍需不断监测病区菌种变化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处理对胸腺激素D活性的影响刘小朋,陈紫榕,张国安,于华生,郑英,施水兰空军福州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福州350002我们曾证明,胸腺因子D(TFD)治疗可使肝癌病人NK活性增强[1],并对热有耐受性[2]。但多高温度能使胸腺激素(TH)NK活性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清开灵对翼状胬肉组织细胞因子的分泌的影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翼状胬肉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和细胞生物活性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清开灵对翼状胬肉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翼状胬肉组织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和PD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球结膜组,加入清开灵后,翼状胬肉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明显降低,呈剂量依赖效应。说明清开灵是翼状胬肉组织细胞因子异常分泌的负性调节因子,可在翼状胬肉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连上清片为古方黄连上清丸的改良剂型 ,恩施药厂按 1992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 (下称部颁标准 )已生产 8年 ,采用的药材来源清楚 ,生产的工艺成熟 ,质量稳定 ,疗效确切。但笔者按部颁标准进行鉴别检验时 ,发现鉴别 ( 2 ) (黄酮类成分的检验 ) ,滤液“加盐酸一镁粉显红色”与滤液本身颜色相近 ,变化不明显 ;为了解决鉴别反应颜色变化不明可能造成的视觉误差 ,经查知黄芩的醇浸液遇FeCl3 溶液显绿色[1] ,这个反应若能用作黄连上清片中黄酮类成分的检验 ,则便于判定 ,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实验。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 1)部颁标准生产…  相似文献   
9.
探讨建立胸腺因子D(TFD)/重组白细胞介素2高效诱导人脑胶质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按TFD与rIL-2的不同组合,分组在体外对GIL进行培养,分别用MTT法,4h^51Cr释放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增殖,杀伤活性及rIL-2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TFD与rIL-2共同诱导GIL,与对照组相比,其增殖活性及对自体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强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应用HFD/rIL-2体外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细胞生物活性法检测了80例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绍6(IL-6)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和IL-6和PDGF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患者的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Ⅲ)含量密切相关,揭示IL-6和PDGF活性的变化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