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PP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血液灌流(HP)治疗,观察组采取HP与CVVH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病死率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素氮最大值(BUNmax)、丙氨酸转氨酶最大值(ALTmax)、肌酸激酶同工酶最大值(CK-MBmax)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可作为临床一种救治APP患者的有效方法,但HP与CVVH联合应用有利于提升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张冬惠 《人民军医》2000,43(8):460-461
早期康复训练是降低脑出血术后致残率的关键。1992年以来 ,我们采用现代康复技术早期治疗脑出血后肢体运动障碍 ,并在同期患者中设立自我锻炼对照组 ,通过临床对比观察证实 ,前者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满意。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脑出血术后 96例 ,均符合全国第 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 ,并经头部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基底节出血 68例 ( 70 8% ) ,其他部位出血 2 8例 ( 2 9 2 % )。随机分为两组。指导康复训练组 5 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3 876岁 ,平均 5 4 3±11 3岁。自行锻炼组 46例 ,男 2 5例 ,女 2 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大鼠一氧化氮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心肌组织eNOSmRNA表达水平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8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4组:7:00灌药组(早灌药组)、19:00灌药组(晚灌药组)、7:00对照组(早对照组)、19:00对照组(晚对照组),每组32只。每日早灌药组与晚灌药组均给予比索洛尔3mg/kg灌服,两对照组分别于7:00与19:00给予相同剂量的安慰剂灌服。4周后,分别于同日内不同时间点(2:00,8:00,14:00,20:00)处死4大组大鼠中各8只大鼠,留取血清和心肌组织。分别采用比色法和硝酸还原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血和心肌组织中eNOS、一氧化氮的含量或活性以及e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灌药组之间、两对照组之间血清及组织一氧化氮、eNOS含量或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灌药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清及组织一氧化氮、eNOS含量或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灌药组的一氧化氮、eNOS含量明显升高,eNOSmRNA的表达增强(P<0.05)。各组血清及组织一氧化氮、eNOS含量或表达均存在昼夜节律,灌药组部分节律振幅、峰值改变。灌药组和对照组各组的组织eNOSmRNA存在典型昼夜节律,节律振幅无差异。早、晚灌服比索洛尔对于一氧化氮、eNOS以及eNOSmRNA昼夜节律的影响有所不同。结论比索洛尔升高血清及组织一氧化氮、eNOS的含量,促进组织eNOSmRNA的表达。比索洛尔可对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时间生物学特征产生影响,用药时间不同,对各参数的影响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CAHD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9例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HR)、房性期前收缩(PAC)次数、室性期前收缩(PVC)次数、血压、心绞痛(AP)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HR、PAC次数、PVC次数和AP发作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PAC次数、PVC次数和AP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71.7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66.67%,观察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以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显著增强胺碘酮治疗CAHD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中间综合征(IMS)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人提出IMS是呼吸衰竭的新类型,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因此,探讨IMS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1996年3月~2003年4月,我院收治经消化道AOPP病人210例,其中致IMS29例(13.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院内心脏骤停的病人在行标准CPR的同时附加IAC能否提高复苏成功率并探讨IAC -CPR下冠脉灌注压的变化。方法 :5 1例院内发生的心脏骤停病人随机分为IAC -CPR组 (即实验组n =2 5 )和标准CPR组(即对照组n =2 6)。对照组按照ABC程序紧急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S -CPR) ;实验组在进行S -CPR的同时 ,在胸部按压放松时行一次腹部按压 ,按压力度为 15 0mmHg~ 2 0 0mmHg(1Kpa =7.5mmHg) ,按压频率为 10 0次 /分~12 0次 /分 ,压胸与压腹交替进行。两组均监测有创动脉压及右房压。结果 :实验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 84% ,对照组为 5 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2 4h生存率分别为 68%、2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实验组冠脉最高灌注压为 3 1.4mmHg± 11.4mmHg对照组为 13 .0mmHg± 6.9mmHg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IAC -CPR可明显地提高冠脉灌注压 ,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率和 2 4h生存率 ,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重症药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25例,对照组2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免疫吸附血液灌流治疗。治疗期间分别观察全身皮疹状况改善程度,退热时间、皮疹开始收敛时间、总住院时间,激素使用及转归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7天全身皮疹状况改善程度分别为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51.7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1)。观察退热时间、皮疹开始收敛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激素累计总用量及激素使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差异(P〈0.001);对照组感染并脓毒症19例(65.51%),治疗组7例(28.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P〈0.01);对照组死亡7例(24.13%),治疗组死亡2例(8.00%)(χ2=3.90,0.01〈P〈0.05)。结论免疫吸附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药疹,临床疗可靠,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分为3h内溶栓组(29例)、6h内溶栓组(28例)和12h内溶栓组(29例)。发病7d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 32例(37.21%)患者血栓溶解,其中3h溶栓组17例(53.13%);6h溶栓组9例(28.12%);12h溶栓组6例(18.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溶栓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室间隔收缩幅度及左心室后壁收缩幅度均明显高于6h和12h溶栓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h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机械通气中肺不张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其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用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在机械通气不停机状态下对112例肺不张患者检查进行病因检查,并行抽吸、灌洗治疗.结果 112例患者均明确病因,52例肺不张患者术后肺完全复张,45例患者肺部分复张,PO2、SaO2明显升高,9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肺不张患者在机械通气支持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一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脑出血血肿冲洗液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2002年10月~2004年9月我科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血肿冲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发病6h血肿冲洗液中即可检测出TNF-α、IL-1β、IL-6,在出血急性期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脑出血后24h及以后的各时间点TNF-α、IL-1β、IL-6含量与患者脑出血量呈正相关,脑出血量越大,TNF-α、IL-1β、IL-6含量越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其后的病理过程,其变化水平与疾病的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