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新生儿先天性疱疹样脓疱病一例张予宛,侯秀花,张晓阁患儿男性,第二胎,于1991年8月2日阴式自然分娩。分娩时羊水清,出生后即发现婴儿全身皮肤疱疹样脓疱。身体检查:体温37℃,神志清,哭声响,Apgar评分10分。头颅五官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重300...  相似文献   
2.
张予宛 《中原医刊》2006,33(18):67-67
经保守治疗无效难以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生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对3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产科大出血患者急症子宫切除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产科自1994年1  相似文献   
3.
张予宛 《临床医学》2006,26(10):77-77
绝经期出血(PMB)是指绝经1年以上出现的阴道出血,其是老年妇女生殖器官疾病常见的症状之。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PMB已成为现代绝经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院自1998~2004年共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22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予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295-2295
目的:探讨124例绝育术后妇女行改良输卵管吻合术术后妊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年龄为26~43岁绝育术后妇女124例行改良输卵管吻合术。结果:经过术后1~6年随访,124例中7例输卵管再次阻塞,102例妊娠,复通率达94.35%,复孕率达82.25%。结论:改良输卵管吻合手术方法、吻合管腔的对合、避免系膜内血管损伤、防止术后粘连及配合腔镜治疗是提高术后妊娠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丁秀娟  亓露  张予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60-3561
目的分析马来酸麦角新碱在预防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和美妇儿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50例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分为A、B两组,各75例,A组仅接受缩宫素预防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统计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妇产后1、2、24 h出血量以及产前、产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产后出血发生率(4.00%)低于A组(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2、24 h出血量均低于A组(均P<0.05);两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B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高于A组(均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B组(5.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可有效降低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产后出血风险,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予宛  耿洋 《中原医刊》2005,32(19):15-16
目的 探讨补肾调冲汤治疗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293例疗效观察。方法 分析293例经诊断性刮宫术后确诊为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以补肾、化痰、软坚、散结之法治之。同期口服安宫黄体酮80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293例,治愈264例,占90.1%;无效29例,占9.8%.对照组口服安宫黄体酮80例,治愈47例,占58.8%;无效33例,占4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中医“肾为月经之本”,“百病皆有痰化祟”之理论,以补肾,化痰、软坚、散结之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疗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现对驻马店市六所医院1989—09~2004—09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DIC30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组织学上类似子宫内膜的组织在非宫腔部位的异常生长,不孕妇女中其发病率增至30~40%[1]。目前也注意到有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抗体和子宫内膜抗体存在[1]。大量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局部及全身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自身抗体产生,细胞因子及活性改变等。尤其是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与不孕有其重要作用。本文自1997年3月~1999年9月应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免疫不孕症9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  相似文献   
9.
张予宛  殷晓芬 《临床医学》2007,27(11):57-58
目的 探讨肩难产的早期预测、发生原因和正确及时处理办法,有效地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对21例肩难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McRobert加压前肩法13例,McRobeh加旋肩法6例,McRoben加牵后臂法2例.三种助产方法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7例,其中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胸锁乳突肌损伤,2例经治疗1年后功能基本恢复,1例1年后恢复不理想.产妇发生会阴裂伤Ⅱ度8例,发生产后大出血7例.结论 必须系统正确的进行产前检查,评估胎儿体重,早期预测识别肩难产高危因素,分娩过程中正确的助产方法,减少对母儿的损伤,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