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头针疗法是针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有关其作用原理研究的文献却不足以完全阐明头针机理,并指导其发展方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其独特优势,成为穴位针刺脑部中枢效应机制研究的首选方法。通过阅读分析相关文献及该领域整体研究趋势,发现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头针疗法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异性脑区激活、针刺作用机理分析、联合疗法等方面。头针选穴所激活的特定脑功能区与其所主疾病息息相关,可通过协同调节多个脑区,改善运动功能与提升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2.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正常衰老过程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间的过渡阶段,分为遗忘型MCI(amnestic MCI,aMCI)和非遗忘型MCI,前者以记忆损伤为主,被认为是AD的前期.aMCI临床亚型包括单域(single domain,SD)和多域(multi domain,MD),不同的亚型进展为AD的可能性不同.目前,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没有确切的治愈方法.因此,对aMCI进行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延缓其向AD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被应用于aMCI机制的研究,可以客观、间接地反映异常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活动,为解释其机制提供一定的线索.作者回顾了aMCI的MRI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支沟穴临床疗效显著且应用普遍,但其针刺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已成为研究针刺作用脑神经机制的重要手段.经过查询、整理应用脑fMRI技术研究针刺支沟穴的相关文献得知,针刺支沟穴特异性激活脑区与主管胃肠道疾病相关脑区结构变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治作用与脑肠轴的调节密切相关.针刺支沟穴与假穴、支沟与配穴在脑部激活区并没有明显差异,但也存在对部分优势脑区的相对倾向性.与针刺前的纯静息态相比,针刺支沟穴后多个脑区具有时变效应,针刺后其受试者脑内暂时的动态平衡网络被打破,额下回与部分脑回间形成了随时间序列变化的功能连接网络.作者通过阐述针刺支沟穴特异性脑激活区及脑网络连接变化情况来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崔璇 《北方药学》2013,(11):36-37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优于尿激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化疗置管所致的输液性静脉炎应用康脉Ⅱ号胶囊联合蓬子菜浸出液冷湿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医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康脉Ⅱ号胶囊联合蓬子菜浸出液冷湿敷,对照组采用迈之灵片和硫酸镁溶液冷湿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蓬子菜浸出液湿敷与康脉Ⅱ号胶囊联合治疗化疗置管致输液性静脉炎疗效显著,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颅内血肿是神经科常见的危急重症 ,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CT导引下微创清除颅内血肿作为一种操作简便 ,定位准确 ,损伤小 ,在较短时间内就可清除大部分血肿 ,以达到迅速减压作用的治疗方法 ,则大大降低了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CT在肝癌诊断及治疗中进行动态复查的意义。方法对175例肝癌的首次SCT表现及89例肝癌治疗中的S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5例肝癌中,单发137例,多发38例;生长方式以巨块型最为常见,占56.57%,弥漫型最少见仅5例,占2.86%。首次行SCT扫描发现门脉及NC内瘤栓57例;肺部转移瘤26例;对89例进行了动态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8年。结论SCT扫描及动态复查对肝癌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和评估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推拿按摩是肩周炎的优选治疗方式,但在治疗过程中会隐藏很多的技巧。本文结合关节松动技术的思想,在精细化关节活动方面整理分析崔述生教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特点;并阐述其调身与调心结合缓解疼痛的学术思想;从而分析崔老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策略,分享学习体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联合围刺法治疗能否促进静脉溃疡愈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收治静脉溃疡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脉血康胶囊联合围刺法和清创换药,对照组服用脉血康胶囊和清创换药,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总有效率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疮面积分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围刺法治疗静脉溃疡可以促进疮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10.
成明富  许美  崔璇  周飞 《淮海医药》2010,28(1):20-21,3
目的探讨SCT在肝癌诊断及治疗中进行动态复查的意义。方法对175例肝癌的首次SCT表现及89例肝癌治疗中的S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5例肝癌中,单发137例,多发38例;生长方式以巨块型最为常见,占56.57%,弥漫型最少见仅5例,占2.86%。首次行SCT扫描发现门脉及IVC内瘤栓57例;肺部转移瘤26例;对89例进行了动态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8年。结论SCT扫描及动态复查对肝癌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和评估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