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淄博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出血热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9年全市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1 157例,死亡10例,平均发病率为1.83/10万,病死率0.86%。沂源县、淄川区和博山区报告病例数占全市72.77%,60岁以上年龄组构成比22.64%。每年有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全市平均鼠密度为2.84%,居民区和野外分别以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带毒率分别为6.00%和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947,P = 0.331)。褐家鼠携带的病毒为汉城型汉坦病毒(seoul virus,SEOV),黑线姬鼠携带的病毒为汉滩型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结论 淄博市HFRS发病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发病年龄有老龄化倾向。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仍高于周边地市,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应持续在高发区县加强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在重点地区开展出血热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李平  韩美辰  张殿平  刘芳盈  崔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4,(7):1260-1261,1283
目的了解淄博市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的依从性情况,为提高依从性的数据支持。方法依据2012年1-12月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因动物损伤而就诊的病人登记情况,对狂犬病暴露者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依从性分析。结果接诊的2 824例狂犬病暴露者中,完全遵从医嘱全程接种者2 372例,疫苗接种依从性为83.99%;Ⅲ级暴露者的依从性明显好于Ⅱ级暴露者,前三针的依从性较高,第四、五针明显下降;暴露者在0~15岁、15~50岁和50岁以上组的依从性分别为93.76%、80.18%、86.70%;儿童的依从性明显好于青壮年,城区居民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农村(P0.05)。不依从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接种时间长、次数多(占39.38%)、其他如交通、遗忘等(占19.91%)、费用较高(占19.25%)、狂犬病认识不足(占15.93%)、药物副反应(占5.53%)。结论多种因素导致淄博市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的依从性还有待提高,应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和健康宣传,推广2-1-1程序,提高依从性,更有效地预防本市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治疗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同时配合双侧肺俞穴外用消积镇痛膏,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观察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及镇痛有效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区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人止痛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00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手术节段:第12胸椎一第1腰椎4例,第1—2腰椎5例,第2~3腰椎7例;单侧开窗14例,双侧开窗2例。采用Maenab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5d~24个月,平均12个月。单侧手术时间平均40min,出血量平均75ml;术后1~3d下床活动;无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疗效:优12例,良3例,可1例。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2例经彩超、D2-二聚体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其中低分子肝素组20例(其中5例门诊治疗),普通肝素组22例,除肝素制剂不同外,其它治疗方案相同。结果低分子肝素组中,16例基本治愈,4例有效,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中,基本治愈者18例,有效者3例,无效1例,2例发生出血,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无出血病例,普通肝素组有2例出血病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大大降低出血风险,部分患者可在门诊安全使用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6.
将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B组口服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两组用药时间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用药后血脂、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睾酮、瘦素、脂联素、BMI等指标变化和排卵率的改善情况.结果 提示罗格列酮比二甲双胍能更好地降低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促排卵率,但对血糖、血脂、睾酮、瘦素、脂联素的改善与二甲双胍相似,对体质量下降的影响不如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护理"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慢性伤口管理日益增长的需求,慢性伤口管理已进入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剖析当前"互联网+护理"在慢性伤口管理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旨在阐明当前国内基于"互联网+护理"平台在慢性伤口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对策,以供护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6年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从“齐二药”事件到“欣弗”事件,药品导致死亡事件频发,暴露出我国药品市场监督管理的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些事件中探讨我国GMP药品认证政策工作的不足及监管不严等问题,并针对这些出轨药企的的处罚和治理缺乏力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淄博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污染状况,2004年5月我们对部分公共场所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9年11月,应用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53例,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15例.两处开窗105例,三处开窗33例,四处开窗13例,五处开窗2例;15例伴腰椎失稳者行"全合"膨胀式融合器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根据Macnab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两处开窗减压手术时间平均45min,三处开窗61 min,四处开窗83 min,五处开窗110 min;"全合"膨胀式融合器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者另平均增加9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ml;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1例,马尾轻度损伤1例;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全合"膨胀式椎间融合器翻修1例.患者术后1~3 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10d.疗效:优117例,良32例,可4例.132例患者术后3周内恢复原工作或生活.结论 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技术应用时不必过度倾斜工作通道即可满足对临近椎间隙的手术操作要求,操作难度相对降低、显露理想、神经双牵开应力分散,更有利于保护神经,减压彻底,效果优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ouble tractors swing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technique in multi-segment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6 to November 2009,153 patients with multi-segment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ere treated with double tractors swing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They included 85 cases of multi-segmental disc herniation, 53 cases of degenerative canal stenosis and 15 cases of lumbar instability. Among them, 2, 3, 4 and 5 fenestr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105,33, 13 and 2 cases respectively and interbody fusion was done with "quanhe" inflation cage and screws in 15 cases.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with Macnab scale. Results All the 153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rom 3to 36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6 months.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45, 61, 83 and 110 min for 2,3,4 and 5 fenestrations respectively, with a mean blood loss of 150 ml. And it took extra 92 min to finish interbody fusion. Complications included dural sac tears in 1 case,canda equina slight lesion in 1, superficial incision infection in 1, the forma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1, and revision for"quanhe"inflation cage in 1. The mean hospital stay was 10 days. Excellent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117 cases, good in 32 and fair in 4. One hundred and thirty-two patients returned to their work or normal activities in 3 weeks. One hundred and forty-nine case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herapeutic effect. Conclusion This technique not only can reach adjacent intervertebral space easily but also disperse pressure on the nerve root effectively. This technique can provide thorough decompression and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