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手术减肥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万方数据库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对纳入文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研究,纳入患者10 0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围术期护理比较,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明显缩短手术减肥患者住院时长[SMD=-2.33,95%CI(-3.43~-1.24),P<0.0001];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并未降低手术减肥患者再次入院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R=0.83,95%CI(0.68~1.00),P=0.05;OR=0.94,95%CI(0.81~1.10),P=0.44];同时部分文献报道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可降低减肥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显著缩短手术减肥患者的住院时长,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但对术后再入院率及并发症无明显影响。鉴于本次研究证据质量有限,今后还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包括1223例患者,涉及9种非药物干预方法(音乐疗法、综合护理干预、中医情志、音乐疗法+中医情志、中药枕疗法、耳穴压豆、眼罩+耳塞+音乐、眼罩+耳塞、常规护理)。针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眼罩+耳塞、眼罩、综合护理干预优于常规护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排序图显示:眼罩+耳塞>眼罩>综合护理干预、音乐疗法+中医情志>中医情志>音乐疗法>常规护理。针对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眼罩+耳塞+音乐、中药枕疗法、耳穴压豆优于常规护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排序图显示:眼罩+耳塞+音乐>中药枕疗法>音乐疗法>耳穴压豆>常规护理。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在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眼罩+耳塞、眼罩、综合护理干预、音乐疗法+中医情志都可能是有效的干预方式,建议未来开展更多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R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住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ICU的71例ARDS患者分为APRV组(36例)和小潮气量(LTV)组(35例)。APRV组患者起初给予容量辅助控制通气模式,测量气道平台压后转为APRV模式;LTV组患者接受LTV通气,目标潮气量设置为6~8 mL/kg,依据ARDSnet协议调节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其机械通气第1天和第7天呼吸机参数、呼吸力学指标、血气功能指标、循环功能指标及预后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28 d生存情况。 结果机械通气第7天,APRV组和LTV组患者吸入氧浓度(FiO2)[(47 ± 5)% vs.(66 ± 5)%,t = 3.746,P < 0.001]、呼吸频率[(24 ± 4)次/min vs.(18 ± 4)次/min,t = 3.453,P < 0.001]、PEEP[(5.6 ± 2.3)cmH2O vs.(10.8 ± 4.4)cmH2O,t = 3.011,P < 0.001]、气道峰压[23.9(18.5,29.6)cmH2O vs. 25.1(11.3,31.8)cmH2O,H = 2.736,P = 0.014]、气道平台压[22.2(18.7,24.3)cmH2O vs. 19.6(17.2,22.4)cmH2O,H = 2.154,P = 0.023]、平均气道压[23.8(22.1,24.3)cmH2O vs. 15.4(13.9,19.4)cmH2O,H = 2.814,P = 0.018]、肺顺应性[52.7(37.4,62.3)mL/cmH2O vs. 41.8(31.5,57.6)mL/cmH2O,H = 2.008,P = 0.034]、动脉血氧分压(PaO2)[(89 ± 7)mmHg vs.(72 ± 7)mmHg,t = 2.324,P < 0.001]、PaO2/FiO2 [(201 ± 15)mmHg vs.(140 ± 12)mmHg,t = 2.743,P < 0.001]、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5.4 ± 2.1)% vs.(92.3 ± 1.8)%,t = 2.658,P < 0.001]、心率[(99 ± 9)次/min vs.(108 ± 9)次/min,t = 2.733,P = 0.014]及平均动脉压[(84 ± 11)mmHg vs.(74 ± 13)mmHg,t = 3.012,P = 0.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RV组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9.6 ± 2.2)d vs.(11.9 ± 2.9)d,t = 3.687,P < 0.001]、住ICU时间[(11.3 ± 3.1)d vs.(13.2 ± 2.7)d,t = 2.722,P = 0.008]、住院时间[(13.9 ± 2.5)d vs.(16.2 ± 2.4)d,t = 3.924,P = 0.004]均较LTV组显著缩短,拔管成功率[80.6%(29/36)vs. 54.3%(19/35),χ2 = 5.592,P = 0.018]显著升高,肺复张[5.6%(2/36)vs. 48.6%(17/35),χ2 = 16.753,P < 0.001]、俯卧位通气[11.1%(4/36)vs. 34.3%(12/35),χ2 = 5.460,P = 0.019]、气胸发生率[8.3%(3/36)vs. 28.6%(10/35),χ2 = 4.860,P = 0.028]及28 d住院病死率[13.9%(5/36)vs. 34.3%(12/35),χ2 = 4.054,P = 0.044]均显著降低。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PRV组ARDS患者生存情况显著优于LTV组(χ2 = 4.118,P = 0.015)。 结论与LTV组比较,早期应用APRV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功能和呼吸系统顺应性,提高拔管成功率,降低气胸发生率,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脉搏灌注指数(PI)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6例准备撤机的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撤机筛查后采用T-管模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以患者拔管后自主呼吸时间超过48 h为撤机成功,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90例)和撤机失败组(26例),使用脉搏血氧仪Radical-7监测SBT前和SBT结束时患者PI、PVI,计算SBT前后PI和PVI的变化(ΔPI、ΔPVI),利用ROC评估SBT前PI、PVI及ΔPI、ΔPVI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撤机失败组比较,撤机成功组SBT前PVI、SBT后PI、SBT后PVI、ΔPI、ΔPVI增加(P均<0.05)。当SBT前PVI>14.0%时,其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79.2%,AUC为0.860,95%CI为0.766~0.953;当ΔPVI>10.5%时,其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3.3%,AUC为0.905,95%CI为0.831~0.978;当ΔPI>12.5%时,其预测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改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urgeryIntensiveCareUnit,SICU)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依据先后顺序编号,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对照组所有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心理疏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7天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tyScale,SAS)评分、数字分级疼痛评分尺(NumericalRatingScaleforpainintensity,NRS)。结果治疗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SDS、SAS、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和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SDS、SAS、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0.05或P〈0.01)。结论音乐疗法可减轻SICU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控制术后疼痛,增强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ughAssist用于清理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气道分泌物的效果。方法对3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常规胸部物理治疗和护理外,使用CoughAssist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将使用前与使用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及氧饱和度进行对比,同时记录咳痰后肺部听诊及胸片情况。结果在使用CoughAssist清理呼吸道后,患者每天的吸痰次数和振动排痰次数明显减少,患者的心率、呼吸指标、氧合指标及肺部听诊和胸片情况明显改善。结论使用CoughAssist能有效清除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氧合,同时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累积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ing ventilation, PPV)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病死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所有公开发表的关于PPV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ARDS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通过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引证检索。采用StataSE 12.0软件对不同时间段纳入文献中病人的病死率进行累积Meta分析,采用试验序贯分析法估算累积Meta分析样本量评价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采用Beggs法对纳入研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4篇英文文献,涉及病人984例,其中试验组502例,对照组482例。累积Meta分析结果显示,PPV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降低ARDS病人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0,95%CI(0.46,0.78),P<0.001]。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显示,累积Meta分析样本量虽未达到估算样本量,但已获得较肯定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ICU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水平。方法从医院HIS系统中提取患者一般资料,采用SF-36量表电话随访。结果共成功随访到128例ICU患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59.18±20.41,除精力和精神健康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P0.01);不同年龄段、总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ICU患者出院后总体生活质量处于偏低水平,需予以积极关注,尤其是住院时间较长、年龄较大的患者,建立更完善的ICU后延续性护理模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在新生儿鼻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有关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对新生儿鼻饲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范围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9项研究,涉及1 052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可提高胃管置管成功率[OR=5.55,95%CI(3.64,8.48),P0.000 01],降低胃食管反流率[OR=0.24,95%CI(0.13,0.43),P0.000 01]、恶心呕吐发生率[OR=0.27,95%CI(0.14,0.52),P0.000 1]、腹胀发生率[OR=0.29,95%CI(0.12,0.70),P=0.006]和胃出血发生率[OR=0.22,95%CI(0.07,0.68),P=0.009],但在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OR=0.41,95%CI(0.10,1.64),P=0.21]。[结论]新生儿改良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可替代传统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具有安全可行性。但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对该Meta分析结果保持谨慎态度,期待临床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咳嗽辅助仪(Cough Assist)用于清理神经肌肉疾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气道内分泌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神经肌肉疾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34例、气管切开患者12例,其中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4例、重症肌无力18例、多发性肌炎患者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23例)和B组(23例)。其中A组患者使用咳嗽辅助仪清理呼吸道分泌物,B组患者使用机械振动排痰后采用吸痰管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气道分泌物后,记录两组患者24 h内吸痰次数、患者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及肺部感染率,同时记录吸痰后肺部听诊情况及胸部X线片显示结果。结果研究显示,咳嗽辅助仪能更充分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标、肺部听诊及肺部感染率,同时能减轻护理工作量。结论使用咳嗽辅助仪能有效清理神经肌肉疾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气道内分泌物,改善氧合,同时能减少肺部感染率及护理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