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修复外伤性末节指体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该院急诊外科手术修复65例外伤引起末节指体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采取最佳治疗方案急诊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处理,术后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65例患者中,优20例,良34例,可8例,差3例,患者满意。结论根据损伤类型结合患者要求,选择最佳修复方案,及时急诊手术修复外伤性末节指体端软组织缺损,术后康复处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现代研究证实细胞的过度凋亡加速软骨组织的退变,而手法的力学刺激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分子层面研究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Bcl-2、Bax、Fas表达的作用。方法:50只新西兰兔随机等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手法组和针剂组,后3组建立右下肢骨内高压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1周后,手法组使用揉髌手法隔天治疗1次,每次10min,共治疗5周共17次;针剂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液0.6mL,每周1次,共5次。结果与结论:造模后8周末取兔右膝关节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模型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胫骨平台软骨组织中Bcl-2、Bax、Fas表达率明显升高(P〈0.01),而手法组和针剂组软骨组织退变轻微,软骨细胞凋亡率及Bax、Fas表达率较模型组降低(P〈0.01),但胫骨平台软骨组织中Bcl-2表达升高(P〈0.01)。说明揉髌手法与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一样可以明显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其作用机制与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Fa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关节炎的病因多样且发病机制复杂,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随着生物信息领域近年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可能是关节骨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微小核糖核酸(miRNA)异常表达介导下游相关信号通路参与骨关节炎的发展。目的:综述lncRNA在骨关节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中药单体和复方有效成分调控lncRNA及下游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以“lncRNA,膝骨关节炎,miRNA,软骨细胞,信号通路,中药”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long non-coding RNA,knee osteoarthritis,miRNA,chondrocytes,signal pathwa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1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其中包括软骨组织中lncRNA、miRNA的异常表达,这些异常表达可能导致软骨细胞凋亡、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及促炎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软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揉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手法组、针剂组、模型对照组、假模组和正常组各10只。前3组通过手术结扎并切断右侧臀下静脉、股静脉和大隐静脉造模,假模组显露相应血管但不结扎,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1周后手法组采用揉髌手法分别施术于兔右下肢5周共17次;针剂组右膝关节内每周注射1次玻璃酸钠注射液,连用5周。其余3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8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右膝关节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模型组软骨细胞减少,增殖率为(13.25±2.66)%;手法组软骨细胞增多,增殖率为(17.90±2.80)%;针剂组软骨细胞增多,增殖率为(17.13±4.09)%;假模组软骨细胞增多,增殖率为(12.63±2.92)%;正常组软骨细胞正常,增殖率为(7.75±1.39)%;与模型组比较,手法组、针剂组和正常组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揉髌手法可促进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降低软骨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背景:虽然实验中使用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众多,但研究中医手法作用机制所采用的动物模型应能承受"动"的作用并发挥出正常"动"产生的效应。目的:确定建立骨内高压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无菌条件下显露新西兰兔右侧臀部的臀下静脉,右下腹部的股静脉和大隐静脉,结扎并切断;以同样手术显露相应血管但不结扎切断血管的动物及正常组动物作为对照。术后8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动物右膝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通过大体观察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软骨组织的结构变化,评估动物模型的造模效果。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关节面粗糙、灰黄色,可见明显缺损及骨赘形成,达到初中期变化。假模组关节面粗糙,灰白色无光泽,处于早期变化。正常组关节面光滑,边缘规整,软骨半透明有光泽,无变化。结果提示,通过结扎动物臀下静脉、股静脉及大隐静脉8周后,可形成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和DHS组,并给予相应治疗,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DHS组(P均<0. 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P <0. 05),术后3,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DHS组(P均<0. 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能早期离床活动及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不稳定骨折及反粗隆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降糖、胰岛素外敷换药、抗生素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当归拈痛汤加味治疗。主要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95%,愈显率为97.62%;对照组治愈率为39.53%,愈显率为67.44%,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可缩短起效时间。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足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骨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将问题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运用,能充分利用教师的知识优势,又能避免单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时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缺点,在中医骨伤科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介绍PBL的教学过程,并交流教学的相关体会,认为问题教学是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它通过设置问题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推理和总结归纳,促进对知识的有效运用,学习生动有趣;同时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加强责任心,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软骨组织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50只新西兰兔分为3大组,每组50只;每大组随机分为手法组、针剂组、模型组、假模组和正常组各10只。前3组通过手术造成骨内高压型动物模型。造模1周后手法组手法施术5周共17次;针剂组关节内注射药物共5次。造模后8周末、12周末和16周末分别处死动物,取膝关节软骨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结果:模型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软骨细胞增殖率在不同时间段内均明显低于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揉髌手法可明显促进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降低软骨组织的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