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与围术期康复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与围术期康复训练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8例,在入院后4~6h内完成对患者的评估和手术方面准备,拟定治疗和康复训练计划及目标。结果126例手术患者中104例获得随访:A1型54例、3.2型44例、A3型6例;随访时间8个月~1.5年,平均1.2年。12例非手术患者中随访9例:A1型4型,A2型4例,A3型1例;随访时间6个月~2.6年,平均1.6年。骨折均已愈合,其中A2型有4例(Barthel指数评定良3例,中1例)出现复住不良和固定失效(3例与早期过度负重,1例与二次外伤有关)。术后根据Charnley评分标准,手术患者的优良率77.9%,非手术患者的优良率22.2%。结论内固定治疗可以减少髋内翻、降低病死率。康复训练与手术治疗同步进行是取得优良疗效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患者3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60.23±11.33)、术中出血量(252.65±14.33)mL以及住院时间(8.24±1.34)h,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101.28±10.98)、术中出血量(512.23±11.82)mL以及住院时间(15.34±2.24)h,经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对照组均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两种手术方式各具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方药:明矾(白矾) 制法:选取明矾之透明成块结晶,先打成杏核样小块,再将其粗糙面在砖石面上磨光而成花生米样大小的长圆形结晶栓块七个备用。用法:每晚睡眠前,持镊子夹住备好的明矾栓块送入肛门内,连用七天为一疗程,如未全愈也可重复应用。向肛门放药时,注意不要过浅,以防脱出;但要切忌用力过猛,以免刺伤粘膜引起出血,患有痔疮者更应特别小心。治验:我们以本方在门诊治疗成人蛲虫肛痒症2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病18例24膝,其中类风湿关节炎5例、晚期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12例和创伤性骨关节炎1例;18例中,PS型固定平台假体14例,CR型旋转平台假体4例。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18例24膝术后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均获随访6—16个月。术后4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1.9分,其中优14膝、良8膝、可2膝,优良率91.7%。结论:膝关节表面置换是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解除病痛、改善关节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术中关节周围挛缩软组织能否得到充分松解、胫骨截骨是否恰当,术后功能锻炼是否规范等,均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传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及格率(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经腹切口手术用于治疗贲门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