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讨论婴儿晚发性Vit K缺乏(VKD)并颅内出血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经CT确诊的78例VKD并颅内出血的婴儿进行了追踪复查,分析其CT和MRI表现特点。结果:本组78例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8例(74.4%),硬膜下出血(SDH)41例(52.5%),脑实质出血(IPH)31例(40.0%),脑室内出血(IVH)23例(29.5%)。单一部分出血45例(57.7%),2个部位出血19例(24.4%),3个以上部位出血14例(17.9%)。31例IPH随访复查死亡9例,仅4例恢复正常,其他病人均有脑室扩大、脑软化、脑萎缩、脑钙化形成等不可逆性后遗症的表现,以单纯SAH预后最好,24例1个月复查均恢复正常。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VKD并颅内出血其预后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3.
肺孤立结节增强CT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对肺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不同性质结节早期动脉期强化与实质期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共搜集肺孤立性结节病变 5 6例 ,其中周围型肺癌 2 6例、炎性结节 2 2例、结核瘤 8例 ,均经手术病理或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证实以及 3~ 6月临床治疗追踪确诊。全部行CT平扫和以 2 .5ml s速率团注非离子造影剂 10 0ml后 30s和 12 0s增强扫描。观察结节强化形态 ,测定和分析强化程度并做动脉期和实质期强化程度的相关分析。结果 :周围型肺癌和炎性结节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结核瘤 (P <0 .0 1) ,而且强化形态也不同。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动脉期和实质期增强CT值和强化程度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者强化形态相似。但炎性结节实质期和动脉期强化程度呈强相关 ,周围型肺癌实质期和动脉期强化程度呈弱相关。结论 :CT平扫不能鉴别肺孤立性结节的性质。增强CT扫描结核瘤与周围型肺癌和炎性结节的强化程度及强化形态均不同 ,可以进行鉴别。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强化程度及形态均无显著差异 ,不易鉴别。实质期强化程度超过 4 0HU ,高度提示炎性结节。  相似文献   
4.
分析39例周围型肺鳞癌的CT表现,其中16例做了薄层高分辨CT扫描(HRCT),6例做了增强扫描。结果显示:不规则厚壁空洞4例,短或长毛刺征象32例,病灶分叶28例。HRCT显示11例瘤体密度不均,9例见多发低密度灶。5例增强扫描提示低密度区不强化,说明坏死区是无血管的。26例病灶显示有明确的胸膜或胸壁侵犯。全面综合分析肿块的CT表现有助于周围型肺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25例有机氟类灭鼠药中毒病例中,儿童病例(21例)明显多于成人病例(4例),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也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说明:正确积极的抢救可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肉瘤的临床表现与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临床表现及MRI影像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3例前列腺肉瘤,年龄23-45岁,中位数年龄25岁,3例均做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I和T2WI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平扫,2例做增强扫描。结果:腺泡性横纹肌肉瘤2例,间质来源无法分类肉瘤1例。从始发症状到确诊约5-18月,临床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2例),尿频(1例),下腹胀痛(2例),血尿(1例)。3例术前行血清酸性磷酸酶(PAP),碱性磷酸酶(AK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均正常。2例2期均行手术及放化疗,1例3期未行手术,仅做化疗。术后随访2例生存8-15月,1例失访。MRI显示前列腺显著增大,呈榨菜分叶状占据盆腔的大部分,最大病灶为8.5 cm×8.3 cm×10.4 cm。T1WI信号不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中高混杂信号,正常前列腺结构消失,中央带和外周带分界不清。1例精囊腺侵犯。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部分出现局灶性坏死区。结论:前列腺不规则显著增大及异常强化,中央带与外周带分界不清。病人年龄较轻,临床以排尿困难、下腹坠胀、尿频、血尿为主,血清PSA在正常范围,提示前列腺肉瘤。前列腺肉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12岁,因进行性头昏3个月入院。患儿3个月前开始感到头昏,逐渐加重,无抽搐、呕吐、发热、复视等症状。无家族性遗传病病史。体格检查:智力同同龄儿,神志清楚,双瞳孔0.25cm,等大,光反射灵敏,视乳头无水肿,颜面部见沿鼻梁分布的红色斑疹,后枕部有-5cm×4cm大小的皮脂腺囊肿,脑膜刺激征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头部CT检查发现左侧脑室稍高密度占位病变,左侧脑室扩大,双侧脑室室管膜旁见散在结节状高密度影(图1)。头部MRI平扫占位病变表现为位于左侧脑室体部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的类圆形肿块,散在的结节状影表现为等T1短T2信号,呈烛滴样外观(图2)。增强扫描发现占位病变明显强化,而室管膜旁结节状影无强化(图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