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下简称“面瘫”)是常见病、多发病,应用中西药、针灸、电疗等均可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近年来,笔者应用拔药罐疗法治疗面瘫164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64例中,男118例,女46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9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2天。其中154例系感受风寒而发病,10例诱因不详。左侧发病者98例,右侧发病者66例。 2.治疗方法药物与器具:将生姜压榨出姜汁,  相似文献   
2.
经翼腭管阻滞上颌神经的麻醉方法,国内文献报道很少。因考虑到这种麻醉法有一定的难度及可能发生某些并发症,所以临床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1977~1981年,采用此种麻醉法计420例,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认为有以下优点:操作较简便,用药量少(一般不超过2毫升),麻醉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减少病人多点注射的痛苦(较常用法减少1~2针),并可防止在炎症区注射麻醉剂有使感染扩散的  相似文献   
3.
结节病一例     
患者男,18岁。因颈部相继出现包块两年余,于1979年8月25日来诊。两年前,有时感乏力、盗汗、低热、食欲减退,同时偶然发现左耳下有一状如枣样大的包块,局部除皮肤偶有搔痒外,余无不适感。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曾抗痨治疗,但包块仍缓慢增大。约一年前发现右颌下、颈后也有大小不等的相似包块。否认有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4.
结节病是少见疾病。早期易误诊为结核等疾病。我们曾遇到一例,报告于下: 患者李某,男性,18岁,农民。因颈部相继出现包块两年余,恐属肿瘤而于1979年8月25日来院就诊。自两年前,患者有时感乏力、盗汗、低热、食欲减退,同时偶然发现左耳下有一状如枣样的包块,局部除皮肤偶有搔痒外、余无不适感。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接受过抗痨药物治疗,但无效,包块仍缓慢增大。约一年前发现右颌下、颈后也有大小不等的相似包块。否认有结核病史、家族中也无类似疾病。  相似文献   
5.
断根在的临床上较为常见。断根的拔除,一般较拔除完整牙齿困难,手术过程往往比较复杂的,如果手术方法不当,可造成较大的创伤,增加病人的痛苦。现把我们拔除断根的体会介绍如下:一、手术方法:1.分离连根摘除法:用于双根、三根或四根等折断在根分叉以上的多根牙。对于此类断根,无论是牙钳或牙挺,均难于将其一起拔除。  相似文献   
6.
患者朱玉祖、男、46岁、臬兰县中和乡夺岘村农民,于92年6日1:50急诊来院,病史陈述者妻子和陪人。患者于3月5日19时许、因与家人吵架后想不通,20点左右自服安眠药(安定)250片,约半小时被家人发现,当时神志不清,问之不答、急送当地乡卫生院救治,给灌“泡菜水”、输液等治疗、未见好转,于6日1:50来院急诊救治。查体: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压双侧眶上神经无任何反应,双侧瞳孔缩小,等大等园,直径约1毫米,对光反射消失,各种生理反射不能引出,测血压13.3/9.3kPa,心肺听诊无异常“检查血常规、红细胞为5.38×10~(12)/L、白细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