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肾损害的早期评估意义。方法选择42例初发MM患者(MM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MM组按照国际分期标准(ISS)分期:I期9例,Ⅱ期23例,Ⅲ期1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Cys-C、肌酐(SCr)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比较。结果MM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2.34±0.57)mg/L比(0.66±0.12)mg/L],且Cys-C水平随ISS分期的升高而升高[I,Ⅱ,Ⅲ期分别为(1.77±0.38),(2.11±0.46),(3.14±1.0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水平与β2-MG水平以及SCr水平呈正相关(r=0.760,0.694,P〈0.05)。结论MM患者血清Cys-C水平上调,并与肾损害及肿瘤负荷有关;其可作为评价早期肾损害及肿瘤负荷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2007-09-2010-1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4例不典型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整体分析并进一步检查对减低误诊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维生素C对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As2O3联合维生素C(治疗组)及单用As2O3(对照组)治疗初发AP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达完全缓解的时间及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皆为95%,治疗组达完全缓解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联合维生素C 用于初发APL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变化,探讨相关因素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2例ITP患者(ITP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变化.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测定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变化.结果 ITP组与对照组比较,GPⅡb/Ⅲa、GP Ⅰ b/Ⅸ特异性抗体吸光度值升高(P<0.05),CD3+、CD4+、CD4+/CD8+显著下降(P<0.01),CD8+、CD19+显著增高(P<0.01).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可较好地反映ITP的病理机制,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