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术后低血压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术后低血压的发生与预后的关系,明确术后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开颅动脉瘤手术的127例病例,使用Ridit分析研究低血压的发生与预后的相关性。以性别、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高血压病史、低钠血症、心电图改变、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术前尼膜地平应用、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脑室穿刺引流、术中载瘤动脉阻断时间、术中控制性降压持续时间、术中控制性降压程度、术中动脉瘤破裂与否等14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设定术后“发生低血压”为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血压组预后优于低血压组。术前心电图改变、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术中载流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动脉瘤破裂与否等4个因素为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瘤病人术后低血压反应严重影响病人预后。针对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的防治,有望减少和纠正低血压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论述赋予介入器械的材料表面润滑性、抗菌性、抗凝血性及抗组织增生等性能的各种表面改性技术的现状,讨论这些技术的一些应用的实例,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接枝改性技术在涤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材料表面接枝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 (PEG) ,从表面能与界面自由能的角度分析了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 )在材料表面的竞争吸附关系 ,结果表明接枝了 PEG长链分子的 PET材料具有优先吸附白蛋白的性质 ,其中接枝 PEG6 0 0 0的 PET优先吸附倾向最明显。预接触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 PET材料表面的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 :吸附白蛋白的表面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表现出好的血液相容性 ,而吸附了纤维蛋白原的材料表面具有降低血液相容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探索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G)与吸附白蛋白、肝素的新型血管支架材料氧化钛(Titanium Oxide,Ti-O)的血液相容性。(1)研制Ti-O,切割成薄膜;(2)Ti-O薄膜涂层白蛋白和肝素;(3)血小板(platelet,PL)吸附试验;(4)酶联免疫试验测FIG吸附量;(5)动物犬股动脉内植入涂层的Ti-O薄膜与对照试片Ti-O和不锈钢(Stainless steel,SS)薄膜。结果发现:Ti-O完全具有固定白蛋白和肝素的结构与性能,比未涂层的Ti-O能更一步减少PL和FIG的吸附,实验动物体内薄膜6个月后取出扫描电镜观察黏附的PL少,形态无改变,血管内无血栓,优于未涂层的Ti-O,更明显优于SS。Ti-O为N型半导体,不易接受FIG的电荷,并且与血细胞有相似的界面张力,决定生物材料Ti-O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Ti-O对白蛋白、肝素有极好的亲和力是因以化学键相结合,在血中进一步减少FIG和PL被涂层的Ti-O吸附。实验证明涂层的Ti-O有持久和稳定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孕中期膳食模式,探讨膳食模式与孕期增重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成都市某三甲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孕8~14周单胎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孕8~14周、孕24~28周、孕32~36周采用3天24 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孕妇摄入的所有食物种类及数量并计算能量摄入量,通过因子分析建立孕中期膳食模式并计算因子得分。分别在孕8~14周、孕24~28周及分娩前1周测量孕妇体质量,计算孕期总增重、孕中期和孕晚期增重速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孕中期膳食模式与孕期增重的关系。  结果  最终纳入有效样本1 004例,获得3种孕中期膳食模式:奶蛋全谷物型膳食模式、饮料甜点型膳食模式和传统型膳食模式。平均孕期总增重为(13.2±4.5) kg,平均孕中期增重速率为(0.4±0.2) kg/周,平均孕晚期增重速率为(0.5±0.3) kg/周。调整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膳食能量摄入量及体力活动水平等混杂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料甜点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与孕期总增重和孕晚期增重速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β=0.37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103,0.636),P=0.007;β=0.014,95%CI:(0.000,0.027),P=0.049〕,传统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与孕期总增重呈负相关关系〔β=?0.285,95%CI:(?0.555,?0.015),P=0.039〕。未发现奶蛋全谷物型膳食模式与孕期增重相关。  结论  孕中期膳食模式与孕期增重有关,饮料甜点型膳食模式可增加孕期总增重及孕晚期增重速率,传统型膳食模式有利于控制孕期总增重。  相似文献   
6.
异位性皮炎(AD)是一种伴有免疫功能紊乱的遗传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多数患者血清中总IgE升高,白三烯、组胺等炎性反应介质在其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1].我们应用眯唑斯汀(皿治林)联合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公司产品)治疗AD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白三烯LTB4、总IgE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治疗机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荨麻疹是以反复发生风团伴剧烈瘙痒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持续时间长且容易复发。因其病因复杂,短期内症状难以控制。笔者于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一岁以内血管瘤的婴儿采用普萘洛尔口服治疗,用药前对患儿进行评估,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住院期间服药进行心电监测,观察生命体征,瘤体的改变,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与护理,出院后做跟踪随访。结果本组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所有婴儿瘤体均有不同程度减小,颜色变淡;仅1例患儿显示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恢复,随访半年到一年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泪小管是泪道排泄的管道,上下睑各一条,为连接泪点与泪囊的小管,每一泪小管由垂直部和水平部组成,管径为0.5—0.8mm,长约10mm,一般上泪小管较下泪小管稍短。泪小管走向:上泪小管微向下内倾斜,下泪小管微向上内倾斜,泪小管末端位于泪囊窝中。泪小管具有导流泪液的功能,以下泪小管为主,占80%,因此下泪小管断裂是泪器外伤中对功能影响比较严重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