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 (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家族的新成员。1 997年由耶鲁大学的 Altieri实验组杂交筛选中首先分离出来。survivin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 ,却在正常组织中沉默。基因芯片研究表明在 1 0 0多种肿瘤特异性表达基因中 ,其表达特异性列前四位。就近年来 survivin在妇科疾病 ,尤其是肿瘤中的研究予以综述。1  survivin基因的特点概述定位于人 1 7q2 5染色体的 survivin基因属IAP家族成员。survivin的结构较为独特 ,它仅含有单一的 BIR功能区 ,没有环脂结构 ,是一个有1 4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应用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中IL-6、IL-8、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100例.Ⅰ组在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进行分娩镇痛;Ⅱ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分娩镇痛前30 min、分娩镇痛后2h、分娩后24h、48 h和72 h五个时点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分娩镇痛后血清1L-6、IL-8、IL-10水平与分娩镇痛前值比较均升高(P<0.01),一般在分娩后24 h达峰值.比较血清IL-6、IL-8、IL-10浓度变化,Ⅱ组较Ⅰ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应用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可有效地降低产妇分娩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控硬膜外麻醉 (PCEA组 )、次穴注射利多卡因 (穴位组 )、注射安定和曲马多 (药物组 )以及吸入笑气 (笑气组 ) 4种不同分娩镇痛方法对剖宫产率、产程的影响。 方法  50 0例无合并症、禁忌症的初产妇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均在宫口开大 3cm时实施 ,并设一对照组进行观察。 结果  4组均有明显分娩期镇痛效果 ;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而在剖宫产率、产程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 ;剖宫产率 :PCEA组 9.2 %、穴位组 10 .0 %、药物组 19.2 %、笑气组 9.3 % ,与对照组 (3 2 .9% )相比 ,P均 <0 .0 1;总产程分别为 (4 55± 2 17)、(8 70± 3 40 )、(8 2 5± 2 2 8)及 (8 2 8±2 3 8)h ,与对照组的 (11 2 7± 2 58)h相比 ,P均 <0 .0 5。 结论 在 4种分娩镇痛方法中以PCEA镇痛效果最为理想 ,并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腹腔镜手术之一,优点是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微,美容效果佳,住院时间短。然而手术后的疼痛仍是术后病人的主述。疼痛的强度高峰是在手术后的几个小时,在随后的2~3d内减弱。由于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两种药物均提示局部浸润麻醉后毒副作用较小,可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疼痛,本研究就是比较上述两者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1995~2004年80岁以上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处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irtraq喉镜使用钢丝加强型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需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钢丝加强型导管组(A组)和普通导管组(B组),每组45例.常规静脉快速诱导后,用Airtraq喉镜分别携带钢丝加强型导管或普通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用Airtraq喉镜完成气管插管,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1.1%)低于A组(95.6%)(P<0.05);B组插管时间[(35.4±16.6)s]显著长于A组[(26.8士9.0)s](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irtraq喉镜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全麻患者的气管插管,使用钢丝加强型导管可以进一步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修玉芳  黄东林  肖龙  孙玉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844-4845,4847
目的评价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血清中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患者为术后根据临床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I组,n=100);第Ⅱ组患者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组(Ⅱ组,n=100);第Ⅲ组患者为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组(HI组,n=100);分别于剖宫产手术结束时、术后2h、24h及48h抽取产妇静脉血,测定血清PRL,并观察镇痛效果及哺乳情况。结果在剖宫产手术结束时三组产妇血清PRL无明显差异,术后2h、24h及48hII组和Ⅲ组产妇血清PRL值显著高于I组(P〈0.05)。与Ⅲ组比较,Ⅱ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剖宫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及静脉镇痛均增加PRL的分泌。尤其硬膜外局麻药复合阿片受体激动药镇痛模式更有效,有利于早期哺乳。  相似文献   
8.
雷米芬太尼是新型芬太尼衍生物,我们在人工流产手术时,将它与丙泊酚复合以施行静脉麻醉,并与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藉以探讨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配方的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局部麻醉患者镇静镇痛术的效应.方法 局部麻醉辅助镇静镇痛术下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18 ~ 55岁,体重指数< 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静脉输注组(V组)和靶控输注组(T组).T组局部麻醉前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初始靶浓度1.0 ng/ml)和异丙酚(初始靶浓度1.0 μg/ml),V组瑞芬太尼静脉负荷剂量0.25 μg/kg,维持速率0.05μg-kg-1·min-1,异丙酚负荷剂量0.5 mg/kg,维持速率3mg· kg-1·h-1.术中调整靶浓度或输注速度以维持改良的OAA/S评分2或3分,术中记录低氧血症、呼吸过缓和/或暂停的发生情况,计算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总用量.结果 与V组比较,T组术中低氧血症、呼吸过缓和/或暂停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局部麻醉患者镇痛镇静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效应优于静脉输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生存素各转录变异体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技术 ,对 77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的成对冰冻标本进行mRNA定量检测。对相同病例的石蜡标本 ,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 (Ki 6 7)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与患者正常胃黏膜比较 ,肿瘤组中 3个转录变异体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P <0 .0 0 0 1)。野生型生存素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 10 0 .0 % (77/77) ,生存素 2B表达率是 79.2 % (6 1/77) ,并且高表达组为早期胃癌 (P =0 .0 0 1)、分化型胃癌 (P =0 .0 0 7)以及浸润浅的胃癌组织 (P =0 .0 31) ;生存素△Ex3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 6 4 .9% (5 0 /77) ,并且高表达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 =0 .0 19,r =0 .2 6 7)。本实验未发现生存素的 3个转录变异体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相关。结论 生存素 2B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化和肿瘤浸润深度相关 ,表明生存素 2B可能是野生型生存素和生存素 △Ex3的天然拮抗物 ;同时还发现生存素 △Ex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凋亡指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