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限制性显示(restriction display,RD)技术在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CV)分型芯片探针的可行性.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 I消化HCV1a、1b、2a亚型全长cDNA,所得的限制性内切酶片段与通用接头相连,通过10个选择性引物进行分组PCR,使得各片段得以扩增并分布于10个亚组中,经聚丙烯酰胺电泳(PAGE)结合银染法进行分离.切胶回收后作3次PCR,得到较纯净的HCV cDNA限制性片段.对这些片段做分子克隆,并测序鉴定.结果由HCV 3个亚型1a、2a、1b的全长cDNA得到66个大小相对均一(200~900bp)的限制性片段,平均每个亚型约22个.测序结果表明,属于HCV基因,可以作为HCV分型芯片的探针.结论RD技术能快速收集大量长度适宜、大小均一的病毒基因片段,适合于分型诊断基因芯片探针的收集.  相似文献   
2.
孙朝晖  朱丽君 《眼科研究》1999,17(6):435-437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体外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LEC) 增殖的影响及确定BLEC是否表达bFGF蛋白。方法 BLEC原代培养。用不同浓度的bFGF及^3H-胸腺嘧啶(^3H-TDR)处理BLEC36h后,液闪测定bFGF对BLEC^3H-TDR掺入率的。Westen印迹(Westen blot)法确 定BLEC是否表达bFGF蛋白。结果 bFGF在体外有促进BLEC增殖作用,Wes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血清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异性抗原瓜氨酸化蛋白(RACP) 的水平,比较RA-CP 与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在RA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 吸附法(ELISA)检测103 例RA 患者、71 例其他风湿病患者、105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RA-CP,抗CCP 抗体和RF 的 水平。根据抗CCP 抗体和RF 测定结果将RA 患者分为4 种血清类型:抗CCP 抗体阳性/RF 阳性的RA、抗CCP 抗体 阳性/RF 阴性的RA、抗CCP 抗体阴性/RF 阳性的RA、抗CCP 抗体阴性/RF 阴性的RA,分析各种血清类型RA 患者 血清中RA-CP 的水平。结果 RA 组的血清中RA-CP 浓度水平中位数为4.51(1.80~7.49)单位,高于其他疾病组的0.53 (0.40~0.76)单位和健康对照组的0.52(0.35~0.69)单位。RA-CP,抗CCP 抗体和RF 对RA 的敏感度分别为77.7%, 65.0% 和69.9%,RA-CP 对RA 的敏感度高于抗CCP 抗体和RF(P < 0.05);特异度分别为95.5%,97.2% 和89.2%。在 4 种血清型的RA 中RA-CP 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57/57),40.0%(4/10),100.0%(15/15)和19.0%(4/21)。在抗 CCP 抗体阴性的RA 中RA-CP 的检出率为52.8%(19/36)。结论 血清中RA-CP 对RA 的诊断比抗CCP 抗体和RF 具有 更高的敏感度,可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出率。因此RA-CP 可作为RA 临床诊断的新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2017年以来,中国、美国和欧盟先后发布了国家级人工智能(AI)战略发展规划,人类历史即将迎来以“智能化”为主旋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医疗检验领域,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爆发也将为医学检验理论、方法与应用的发展提供新方向,本文首先从人工智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出发,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以及算法、数据和算力三大要素的前沿进展,进而结合医学检验的关键应用维度,阐述“AI+检验”的结合创新,包括涉及检验标本处理的标本采集机器人、样本稀释机器人和样本传送机器人;检验项目挖掘如肿瘤标志物和药物基因组学;检验细胞形态学、检验数据处理、辅助诊断模型和互联网医学检验等。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必将推动医学检验从自动化发展到更高阶的智能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对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的四种类型对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的影响。方法测定各型的高脂血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浆粘度和血脂指标(各50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型高脂血症患者之间以及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粘度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各类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浆粘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以混合型的影响尤为明显,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相似文献   
6.
乙型、丁型肝炎病毒诊断基因芯片制备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朝晖  郑文玲  张宝  石嵘  马文丽 《肝脏》2003,8(4):16-18
目的 制备联合检测乙型、丁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并进行杂交验证。方法利用Primer 5.0软件分别针对乙型、丁型肝炎病毒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多对PCR引物,纯化PCR扩增产物,扩增后的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测序分析及鉴定。用芯片点样仪将PCR产物点到玻片上制备成基因芯片。样品标记采用限制性显示技术,样品标记后进行杂交。结果运用PCR技术,得到多个乙型、丁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片段均属于HBV、HDV特异基因。杂交结果显示,样品和乙型、丁型肝炎诊断基因芯片杂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佳。结论利用PCR扩增产物制备乙型、丁型诊断基因芯片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实用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利用限制性显示技术标记样品可为进一步更多种肝炎病毒的混和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去势雄兔泪液分泌、泪膜稳定性改变和结膜、泪腺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的治疗效果。方法健康成年雄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干眼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后两组行双侧睾丸及附睾切除制作干眼模型。治疗组去势后4周给予1%环孢霉素A点双眼,分别于去势前和去势后1、2、3、4、6、8、12周检测各组S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虎红染色;同时应用光镜进行结膜、泪腺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6周后治疗组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与干眼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9.08,P<0.01;t=6.93,P<0.01)。治疗组泪腺及结膜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去势后雄兔睾酮水平明显低下是造成干眼的原因之一,局部环孢霉素A治疗对该型干眼有效。  相似文献   
9.
肝脂肪变是慢性丙型肝炎常见的组织学改变,然而,它的发生机制及其在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周亚莉  孙朝晖  黄挺 《河北医药》2002,24(12):989-989
化脓性角膜溃疡穿孔 ,是眼科难治疾病 ,按常规处理需行眼内容摘出术 ,安装义眼。因此尽可能挽救患者眼球 ,保护患者视力十分重要 ,我们采用冷冻保存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穿孔 5例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8年 6~ 12月 ,采用 -80℃冷冻保存角膜治疗角膜溃疡 5例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6~ 45岁。病因 :真菌性角膜溃疡 4例 ,细菌性角膜溃疡 1例。1 2 治疗方法  5例病人入院后均经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 ,致溃疡穿孔 ,前房消失 ,均采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全角膜穿透移植 2例 ,部分穿透角膜移植 3例。植片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