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桩和金属铸造桩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50例前牙折断患者的176颗残冠残根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金属铸造桩核烤瓷修复86颗,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90颗,牙冠外形做金属烤瓷冠修复。综合临床表现、患者满意度及X线检查情况随访观察2年,根据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发现:铸造桩有9颗修复体出现牙根折断,患者满意度为89.53%;而玻璃纤维桩有3颗修复体出现松动脱落,患者满意度为96.67%,两种桩核修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不易折断和松动,根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铸造桩核,且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根尖切除联合根管倒充填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53患牙)。对照组接受根尖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根尖切除联合根管倒充填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90.57%)高于对照组(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根尖切除联合根管倒充填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lncRNA-SChLAP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的92例HCC标本及46例癌旁肝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SChLAP1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SChLAP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hLAP1的高表达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有门脉癌栓明显相关。门脉未侵犯组、早期组和晚期组患者行组内比较显示,SChLAP1高表达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者。SChLAP1高表达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 lncRNA-SChLAP1可作为评估HCC预后不良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牙周病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7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结合口腔正畸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治疗前后的前牙覆盖距离以及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深度等指数变化进行比较。结果:67例患者经治疗后,其前牙覆颌深度、牙周袋深度以及牙槽骨高度、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距离等指标结果均发生明显的改善,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无一例病情恶化情况。此外,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6.
7.
孙小艳 《黑龙江医药》2011,24(4):669-671
支气管哮喘[1]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反应性疾病,是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患者,按照根管填充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50例欠量填充组、50例超量填充组、50例适当填充组。结果欠量填充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4%,超量填充组治疗效率为64%,适当填充组治疗有效率为94%,欠量填充、超量填充患者治疗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适当填充组患者治疗效率明显高于欠量填充、超量填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患者中,适当填充治疗更为显著,帮助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管理在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1例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听力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和中耳炎康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2组的纯音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水平均较入院时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出院1个月后,2组的纯音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水平均较出院时升高(P均<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对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临床疗效提升、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消失以及听力恢复均可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小艳 《黑龙江医药》2011,24(3):508-510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或外周性的呼吸生理功能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或)二氧化碳增加,患儿有呼吸困难(窘迫)的临床表现,如呼吸音降低或消失、严重的三凹征或吸气时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及意识状态的改变[1]。小儿呼吸衰竭多为急性呼吸衰竭,是儿科重要的危重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呼吸衰竭是引起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婴儿和儿童的心跳、呼吸停止很少突然发生,常常是呼吸衰竭或其他严重的情况未得到控制所致。如果我们能在临床上及早识别呼吸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