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1.
孙培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21-8521
目的探讨总结非完全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方法总结分析4例以肺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4例患儿均发热持续5d以上,不具备典型KD的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高,血小板进行性增高,心脏彩超均提示冠状动脉增粗而确诊。结论非完全KD可以累及某一脏器表现而起病,可结合实验室指标以早期诊断或拟诊,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院1998-2005年收治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误诊1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5~14(平均9)岁,发病就诊时间2~10d。本组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在胃肠道症状出现后均有皮肤紫癜,关节受累3例,肾脏受累4例。腹痛性质:阵发性痛8例,持续性痛2例,以脐周疼痛为主,1例中上腹疼痛,1例右下腹疼痛。伴呕吐6例,解黑便1例,腹胀腹泻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胸腔积液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科2007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儿童胸腔积液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胸腔积液病因以感染因素居首位共49例,其中化脓性感染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1例,结核感染4例,并殖吸虫感染2例;非感染因素5例,包括川崎病3例,肾病综合征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各1例.就某一病因而言,不同年龄患儿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有所差异,在化脓性感染中,≤3.0岁患儿明显多于3.1~7.0岁及≥7.1岁患儿;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3.0岁患儿少于3.0 ~7.0岁及≥7.1岁患儿,且以≥7.1岁儿童高发.54例明确诊断并治疗后痊愈42例,好转8例,未愈3例,死亡1例.结论 儿童胸腔积液病因以感染因素居首位,且以细菌、肺炎支原体、结核感染为主,不同年龄病因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及EBV-IgM抗体检测可帮助确诊。结论:应重视IM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病例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蒙脱石散、腹泻奶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6月~1岁,每次6μg,每天1次,>1岁~2岁,每次10μg,每天1次,连续3 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 d。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经72 h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1.47±0.46)d,平均止泻时间(3.14±0.68)d,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2.74±1.16)d,平均止泻时间(4.12±1.2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91,t=4.537,P均<0.01)。结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中期孕妇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新生儿感染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Uu感染的59例孕妇为观察对象(Uu感染组),健康孕妇76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新生儿Uu感染情况、不良母婴结局,分析Uu感染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UU感染的关系及新生儿预后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Uu感染组与对照组年龄、体重指数、孕次、产次、孕周和文化程度等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分娩方式有差异(P<0.05);新生儿Uu感染率Uu感染组(40.7%)高于对照组(2.6%)(P<0.05);Uu感染组中,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及剖宫分娩的新生儿Uu感染率(57.1%、53.3%、32.4%)无差异(P>0.05);Uu感染组胎膜早破(22.0%)、胎儿早产(13.6%)、胎儿窘迫(13.6%)、新生儿窒息(18.6%)和低体重出生儿(17.0%)发生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7.9%、5.3%、4.0、6.6%、4.0%)(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孕妇Uu阳性与新生儿预后不良结局相关(P<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