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肾恶性肿瘤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和形成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16例肾恶性肿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其肾外供血动脉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116例患者中42例有肾外供血动脉(共72支),这些患者肿瘤均突破肾包膜;74例无肾外供血动脉,其中41例肿瘤突破肾包膜,33例肿瘤末突破肾包膜,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8,P〈0.0001)。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结果明确肾恶性肿瘤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足部骨折、错位诊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51例足部骨折、错位患者,分别行X线片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检查,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两者在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X线片检查10例无法明确诊断,后经手术证实诊断错误1例,128层螺旋CT临床诊断均正确,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8.43%和100%.128层螺旋CT与X线片在明确诊断(x2=35.35,P<0.01)和手术指导方面(x2=19.49,P<0.01)有显著性差异,128层螺旋CT明显优于X线片.结论 128层螺旋CT能立体、动态地显示足部骨折、错位的形态及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及手术中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及MRI在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泪溢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及MRI检查。CT扫描数据经工作站做多平面重建,MR检查前向双侧结膜囊滴入无菌盐水,MRI扫描序列为三维快速反转自旋回波泪道成像(3d-FRFSEMRD),泪溢者同时加做了冠状面及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上述检查后3~5d对患者进行泪道内镜检查。结果 26例(48侧泪溢症状)中单纯泪小管或泪囊阻塞者19侧,CT无法检出,由MRI检出14侧;鼻泪管阻塞者29例,螺旋CT检出26例,MRI检出24例;统计学分析,螺旋CT在前两种阻塞情况与MR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鼻泪管阻塞,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判断的阻塞部位与内镜的符合率为66.7%(32/48)。结论 CT多平面重建为鼻泪管阻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鼻泪管滴注无菌盐水后MRI可以清晰显示泪囊及鼻泪管,螺旋CT在泪小管及泪囊水平的阻塞检出率较差,而在鼻泪管阻塞的检出率中与MRI相近,二者互补检出率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 技术, 进行慢性帕金森病 (PD) 1 甲基 4 苯基 1, 2, 3, 6- 四氢吡啶 (MPTP) 猴模型自体颈动脉体 (CB) 细胞纹状体区移植术后细胞结构生存能力检测。方法 采用 4 只按非人类灵长类帕金森病评分量表 (PPRS) 评价, 行为学症状持续稳定 1 个月的慢性 PD MPTP雄性猴模型, 应用 GE Signa1 5T NV/i磁共振扫描系统进行移植术前定位, 取一侧自体颈动脉体, 使用 Leksell立体导向系统行纹状体区立体定向移植术, 于移植术后 8 周内每 2 周行双侧纹状体区1H MRS 采集, 检测大脑主要代谢物氮 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 (Cho)、肌酸及磷酸肌酸 (Cr), 采用随机软件FuncTool 4 .0对各代谢物含量行半定量分析, 观察NAA/Cr和Cho/Cr的变化, 以配对 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 按PPRS标准进行移植后行为学评分并与代谢物比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移植术4周后, 移植侧纹状体区 NAA/Cr逐渐增高, Cho/Cr逐渐下降, 术后 6 周与未移植侧纹状体区比较出现显著性差异 (P<0 .05)。行为学评分呈下降趋势。结论 1H MRS能够显示慢性PD MPTP猴模型移植区域的代谢及生化改变, 自体CB细胞移植能够促进局部多巴胺神经元的生长, 可以作为有效手段应用于 PD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马秀梅  孙圣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465-3465
患者女,37岁.2005年5月6日因与他人纠纷致使砖块伤及自己颈部。伤后颈部疼痛并颈部活动受限。当日行颈部CT扫描,报告显示:寰枢关节间隙尚可,寰椎右侧前弓与右侧块连接处有低密度裂隙。诊断:寰椎前弓右侧骨折。随收住院给予对症等治疗至出院,出院后继续用颈托外固定。2005年9月6日患者复查颈椎CT显示寰椎右侧前弓与右侧块连接处低密度裂隙形态同2005年5月6日,未见骨痂及骨性融合征象,该次CT报告考虑为寰椎右侧前弓裂缝系先天发育所致  相似文献   
6.
颅脑外伤在临床外伤病例中非常多见,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较大面积的挫伤在盯、与MRI中均易识别诊断,但对存在皮质局限性点片状挫伤的病例,CT检查往往为阴性,即使行脑MRI常规T1加权及12加权扫描,大部分病例仍没有阳性发现,这类病例常为临床诊治带来困难,一方面病人常主诉为偏头痛或不能定位的头痛、头晕,由于检查结果阴性,不少病人被误认为“装病”而不再加以认真处理;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和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与口服软导管小肠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的对象包括2007年1—11月间46例临床怀疑有小肠肿瘤的患者,对该46例患者行CT平扫与增强及口服软导管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的扩张程度进行评价,分别计算小肠CT与X线检查的敏感度和准确率。结果小肠扩张最佳的21例,扩张良好的22例,扩张欠佳的3例,无扩张0例。MSCTE的敏感度为97.83%,准确率为95.56%;X线小肠造影的敏感度为91.3%,准确率为88.10%。结论口服软导管低张气钡双重造影与口服肠道准备小肠螺旋CT检查能够很好满足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研究脑白质疏松庄的影像表现、临床特征和其中的联系。方法:将116例研究对象分三组,单纯脑白质疏松症28例,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53例,对照组35例。上述对象均行CT、MRI检查,86例同时做了TCD检查,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甲式检查,归纳整理受检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果:①有LA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比正常老人明显高②53例脑梗死中确18例腔隙性脑梗死(34%),有11例腔隙性脑梗死合并LA(61%)③LA患者颈内动脉系统动脉平均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④轻度组LA患者(LA—Ⅰ+LA-Ⅱ)与重度组(LA-Ⅲ+LA-Ⅳ)MMSE评分在记忆、回忆、语言三个分指标中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⑤单纯LA组患者各项记忆量表成绩及记忆商(MQ)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A+CI组各项记忆量表成绩及记忆商(MQ)均明显低于单纯LA组⑥在症状体征上,单纯LA组患者仅智力及精神异常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而LA+BI组与对照组在智力及精神异常、下肢乏力、平衡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CT与MRI均可较准确地反映LA的范围、密度及病理改变程度,但MRI对LA的评价更为优越,可发现较小的和早期的病变。TCD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②高血压是LA的主要危险因素③单纯LA的程度与认知功能减退存在明显负相关,有记忆障碍,但程度明显轻于LA+CI患者,无痴呆发生;合并梗死(CI)加重记忆障碍,增加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及痴呆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镜与影像诊断的结合与相互印证极大地促进了膝关节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膝关节镜是膝关节病变的主要临床微创诊断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诊断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及评价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10例疑有局部浸润的胰腺癌患者术前行横断面CT及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分析SCTA与横断面CT诊断肿瘤侵犯胰周血管情况以及评价肿瘤可切除性。结果SCTA诊断胰周血管侵犯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100%、100%)高于横断面CT(81.8%、9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TA术前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的阳性预测值高于横断面CT。结论SCTA可精确地诊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情况,术前可准确评价胰腺癌可切除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