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我院2014年01月—2014年04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影像学检查等评定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硬脊膜撕裂和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80~105 min,平均(92±6)min,术后卧床时间1 d,随访时间3个月,手术前、后 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术后 ODI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尺神经深支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临床尺神经深支损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择30只成人尸体的无损伤、无畸形手,在解剖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尺神经深支的行程、分支、分布。结果:尺神经深支腕尺侧管段长(18.67±0.74)mm,横径(3.17±0.66)mm,厚(1.70±0.37)mm;小鱼际鞘段长(14.35±2.47)mm,横径(2.49±0.69)mm,厚(1.17±0.43)mm,发出小指展肌支、小指短屈肌支、小指对掌肌支;中间鞘段长(18.03±3.61)mm,横径(1.87±0.46)mm,厚(0.87±0.22)mm,发出第3、4蚓状肌支和部分骨间肌支及关节支;鱼际鞘内段长(5.07±2.23)mm。结论:尺神经深支在腕尺侧管段特别是穿小指短屈肌腱弓前最易受损;其体表投影是AB段以及以OB为半径向虎口方向所画的弧。  相似文献   
3.
随着脊柱外科领域生物力学研究的进一步深人。医疗器械的进一步改善.手术技术的日益提高,对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但对其术式的选择及其适应征尚有不同的见解。自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笔者对本院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经后路椎管减压及内固定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中远期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纵隔脓肿并发咯血比较少见,我院最近遇到1例,咯血量较大,现报告如下: 患者张某(住院号32513,X线号31985),女,31岁,于1978年1月15日入院。患者于10天前开始发冷发热、咳嗽、胸闷,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渐重,并出现声音嘶哑。入院前1天开始高热、气急、呼吸困难、胸骨后疼痛,并于入院当日上午咯血约  相似文献   
5.
背景:单侧双通道内镜视角下能更直接、清晰地近距离辨识镜下组织结构特点,而间接的X射线透视等难以定位硬脊膜、神经根及椎间盘.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L5、S1神经根及椎间隙的毗邻关系,为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腰椎CT脊髓造影检查,图像导入Mimic...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应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21年1月~2021年7月采用OSE技术和UBE技术治疗的159例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BE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59.63±7.97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27±1.73kg/m2,L3/4节段10例,L4/5节段45例,L5/S1节段25例,单侧减压47例,双侧减压33例;OSE组79例,男37例,女42例,年龄56.70±11.75岁,BMI 23.64±1.76kg/m2,L3/4节段8例,L4/5节段50例,L5/S1节段21例,单侧减压48例,双侧减压31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前后腰椎动力位X线片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矢状位平移量(sagittal translation,ST)、手术节...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7年3月至1999年8月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等一系列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胫腓骨下1/3粉碎性骨折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主要研究结合解剖学和影像学知识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为未来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寻找一个新的方向。方法选取2018年4—9月的50名接受骨科临床教学的学生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学生(25名)接受常规的临床教学,在对照组学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学生(25名)接受解剖学和影像学知识联合教学,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题评分、实践操作题评分、病例分析题评分等,发现观察组学生的评分分别为:(92.3±2.6)分、(94.6±2.8)分、(95.1±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4±3.1)分、(85.6±2.5)分、(84.1±2.8)分,P 0.05。结论结合解剖学和影像学知识有助于提高骨科教学质量,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随访2年以上,比较患者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病变节段椎体活动域、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80例随访24~35个月(平均28.5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中位数6(1~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3(1~5)分和末次随访时1(0~3)分(P<0.05);术前腿痛VAS评分中位数6(1~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2(0~6)分和末次随访时1(0~3)分(P<0.05);ODI术前(70.8±4.6)%,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16.6±1.6)%和末次随访时(9.9±1.2)%(P均=0.000);病变节段椎体活动域(过伸位角度+过屈位角度),术前L 4~5节段椎体间角度活动域为9.62°±0.78°,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9.91°±0.72°(P=0.037),但与末次随访9.91°±0.61°无统计学差异(P=0.058);L 5~S 1节段椎体间角度活动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为10.78°±1.27°、10.84°±1.43°和°,10.92°±0.97°,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260,P=0.771);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前(6.52±1.12)mm,与术后3个月(6.38±0.93)mm和末次随访(6.42±1.29)mm无统计学差异(F=0.329,P=0.720)。按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患者术后优良率95.0%(76/8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能明显缓解症状,中期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7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腿痛 VAS 评分;记录术前、术后患者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情况;根据 MacNab 疗效评价标准,记录术后3月疗效结果。结果11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当日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患者腰痛、下肢痛 VAS评分由术前的6.98、8.19分下降至术后1 d 3.21、2.83分,术后1月2.06、2.45分,术后3月1.64、1.92分,术后各时间点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 ODI 由术前的75.93%降至术后3月时21.46%。术后3月随访,按照MacNab 评价标准,优者51例(43.59%),良者59例(50.43%),可者7例(5.98%),差者0例,有效率100%,优良率94.02%。结论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