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利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儿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1月施行的148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48例患儿手术顺利,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充分了解手术步骤,完善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专人保养鼻内镜及等离子器械设备,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孔婷  曹琳  李翔  张淑芬 《河北医药》2013,(23):3657-3658
手术室是一个环境特殊的科室,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高风险等特点。随着近年来全国医院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快速更新的形势下,手术室作为临床工作的重点,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体现。而护生的教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现在的各医院的实习护生多来源于不同地区(或院校),知识的领悟能力及储备情况参差不齐,从而给手术室的实习带教带来了一定难度。我院自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护生进行临床教学,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指围生期窒息缺氧致脑缺氧缺血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脑病表现,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常可引起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和一系列神经系统后遗症.如何预防、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窒息后脑损伤一直是围生期医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动态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血清中IGF-1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IGF-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病情的早期诊断、程度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6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1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新生儿出生第1,3,7天血清中IGF-1的水平变化。结果HIE患儿血清IGF-1在出生第1,3,7天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内迭低峰,以后逐渐上升;3种程度HIBD在其检测时间点上IGF-1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至第7天时尚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结论IGF-1变化对判断有无HIBD及其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临床病情轻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减轻全麻患者苏醒期留置导尿管所致尿道刺激症状的效果。方法将60例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时给予一般护理和心理安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的导尿管刺激反应。结果苏醒期尿道刺激症比较,观察组0级及1级分别占30%和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和13.3%(P0.05)。结论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进行音乐干预,可缓解导尿管所致的尿道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LDL-c<2.6 mmol/L)的高危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载脂蛋白B(apo B)、血清载脂蛋白AI(apo AI)及apo B/apo AI比值的关系。方法选择LDL-C达标的高危组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50例彩超发现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组),50例彩超未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AI(apo AI)水平及apo B/apo AI比值。结果 2组血清TC、TG、LDL-C、HDL-C、L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apo B水平、apo B/apo AI比值高于对照组,apo A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po B、apo AI、apo B/apo AI比值可以作为除常规血脂检查项目之外的指标,可以作为高危组高血压患者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指标和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正常的智力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它与一个人的成才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4—2012年我国血铅超标事件的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2004年1月1日~2012年12月30日经文献记载、媒体报道等记载的群体性血铅超标事件,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污染原因、污染企业类型、血铅超标人数等,按照血铅超标人数在19人以上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标准,共整理、筛选出50起血铅超标事件。通过对收集到的血铅超标事件案例结果分析,发现:我国血铅超标事件数量总体上呈波状增长趋势;我国血铅超标事件主要发生在东、中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有向西部不发达地区蔓延的趋势,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湖南、河南、浙江等省;铅冶炼厂和铅蓄电池企业是血铅超标事件的主要污染源;儿童和职业人群是铅超标事件的主要受害者,其中儿童血铅水平主要集中在100~199μg/L之间即处于高铅血症水平。我国铅超标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儿童和职业人群的健康,要遏制事件的再次发生需要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监测力度,积极面对,多部门合作、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主要致死及致残的疾病之一,约2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颅外颈动脉狭窄造成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而60%以上的脑梗死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梗死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手术治疗特别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目前唯一可以达到去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