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胃癌(GC)组织中骨桥蛋白(OPN)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入选17个研究,共1 965例患者。OPN在GC表达率较对照组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OPN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OPN表达随GC的浸润深度、进展程度、分化程度、TNM分期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OPN可以作为GC临床诊断和评价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其根本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调,黏附分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过度表达,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等都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患者,62岁,因发现右乳肿物1年,腹痛、腹胀20天伴血便入院。查体:乳腺右侧外上象限触及一直径约4 cm肿物,质硬,活动,与周围界较清;左侧盆腔包块,直径约11 cm。影像学检查:钼靶显示右乳腺浅分叶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无钙化及毛刺征;CT平扫盆腔类圆形实性肿块影,边界清晰,瘤体内见不定形钙化,结肠部分肠腔狭窄,肠壁增厚;遂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可见肿物,覆脓苔,质脆。血清中CEA 70.23μg/ml、CA125422.15 KU/L, CA199137.53 U/ml。遂行右乳肿物切除术+乙状结肠癌切除术及左侧附件切除术。术中所见:右乳肿物分叶状,与周围界清;乙状结肠肿物与周围无粘连;左侧卵巢肿物包膜完整,未见腹水。术后病理显示右乳腺内分泌癌,乙状结肠腺癌,左侧卵巢Bren-ner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Snail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 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和Wnt通路抑制因子1(Wnt inhibitory factor-1,Wif-1)在食管胃交界处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的AEG患者90例作为AEG组,收集同期正常胃组织50例作为健康组。患者经过手术或全身PET-CT检测AEG转移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Snail2、Wif-1、IMP3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Snail2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IMP3主要表达于细胞质,AEG组中Snail2和IMP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Wif-1在健康组中呈阳性表达,但是在AEG组中表达水平降低。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大小对AEG组织中Snail2、IMP3和Wif-1的影响不大(P>0.05),III/IV分期、出现淋巴转移和远端转移的患者的AEG组织中Snail2、IMP3水平显著增高(P<0.05)。III/IV分期、出现淋巴转移和远端转移的患者的AEG组织中Wif-1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Snail2和IMP3在AEG中过表达,而Wif-1低表达,并且高水平的Snail2、IMP3和低水平的Wif-1与AEG的恶性特征有关,可作为预测AEG转移、预后和复发的生物标志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KK-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在胃近端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61例胃近端癌、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的DKK-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结果   胃近端癌中DKK-1阳性表达率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34.4%(21/61)和68.9%(42/61),癌旁组织中DKK-1阳性表达率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2%(5/61)和6.6%(4/61),正常组织中DKK-1阳性表达率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5.0%(3/20)和10.0%(2/20)。胃近端癌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者(P < 0.05),胃近端癌中DKK-1和β-caten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4,P < 0.05),而在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无明确相关性。   结论  DKK-1高表达和β-catenin异常表达上升与胃近端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lug、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lu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及转移中的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7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lug、E-cadherin、Vimentin、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Slug、Vimentin、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且随着恶性程度升高表达增加;E-cadherin在癌组织中表达降低(P<0.05)。在食管癌组织中Slug与Vimentin、MMP-9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lug转录因子通过诱导食管癌细胞EMT的发生及上调MMP-9的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以及癌细胞的浸润和继发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应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血脂、斑块及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存在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2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低规剂量组(观察1组)和常规剂量组(观察2组),每组85例,均给予降压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与瑞舒伐他汀相同外观的安慰剂1片,观察1组口服瑞舒伐他汀5 mg/d,观察2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随访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脂、血压,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a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面积和Crouse斑块积分。比较治疗6个月后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1组、观察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治疗后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MT、斑块面积、Crouse积分、易损斑块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2组各指标改善较观察1组明显(P<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能逆转和稳定斑块,减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62岁,绝经6年,无明显诱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年,未曾治疗,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为:(宫腔内容物)子宫内膜样癌,遂入院治疗。患者无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痉挛等类癌综合征表现;实验室检查:CA125654.6 U/mL。B超示:子宫略增大,右附件区见一类圆形混合回声,大小7.0 cm×5.0 cm×4.5 cm,界清,内部血管稀少,呈星点彩流,考虑卵巢畸胎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内皮素(endothelin,E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