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方法 收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20日发表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相关文章,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148篇,近20年来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美国发文量最多(46篇, 31.08%),机构间合作情况的可视化分析共得到个340节点、92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61,作者间合作关系的知识图谱共得到790个节点、242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8,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危险因素、患病率、诊断和治疗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结论 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发文量不断增加,机构间、区域内和国际范围内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开展。立足国情,探索慢病共病的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优化共病管理,进一步推动慢病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北京市ICU护士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PCQ-R)、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北京市9所三甲医院28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73±0.86)分,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43±0.76)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2.04±0.66)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1.38±0.73)分]。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既往研究。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性(r=-0.250,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性(r=0.266,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产生负向影响(β=-0.295,P<0.01),消极应对对工作压力产生正向影响(β=0.363,P<0.01)。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士调节工作压力能力,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北京市ICU护士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分析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PCQ-R)、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北京市9所三甲医院28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73±0.86)分,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问题的得分为(2.43±0.76)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2.04±0.66)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1.38±0.73)分]。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既往研究。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性(r=-0.250,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性(r=0.266,P<0.01)。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产生负向影响(β=-0.295,P<0.01),消极应对对工作压力产生正向影响(β=0.363,P<0.01)。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改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士调节工作压力能力,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护士已被认为是高压力职业人群[1],遭受暴力攻击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特征[2],而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索尚较缺乏。本研究立足京津冀地区,旨在调查该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情况及工作压力的现状并分析相关性,以期为精神科护士职业安全的提升和工作压力的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精神科护理教育是医疗卫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和发展是护理教育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1]。国外精神科护理教育起步较早,在精神科护士培养、认证和继续教育等方面均已发展得相对成熟[2]。本文旨在介绍和比较国内外精神科护理教育现状,为我国精神科护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血生化检查指标水平,并探讨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4-8月选取在北京市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精神疾病患者193例。检测并记录其血生化检查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睾酮(T)及血总皮质醇(F)。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共165例患者完成了随访,其中21例(12.7%)的TC高于参考范围,69例(41.8%)的TG高于参考范围,81例(49.1%)的T高于参考范围。共10例(6.1%)患者发生了攻击行为,不同攻击行为发生情况患者的TC、TG、T4、TSH、T、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攻击行为患者的T3高于未发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3、TSH是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大部分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血生化检查指标在参考范围内,且攻击行为发生率较低,T3、TSH是其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我国护理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培养与新护士培训及专科护士培训之间衔接的可行性和实施条件。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来自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专家进行半结构访谈,用内容分析法汇总分析专家意见。结果 MNS研究生培养与新护士培训、专科护士培训的有机结合包括3个主题:MNS研究生培养与新护士培训的衔接可行性强,与专科护士培训的衔接需弥补差距;政策保障、机构联动、多方协作、相互认可是确保顺利衔接的必要条件;三者衔接惠及多方,影响深远。结论 MNS研究生培养可与新护士培训相耦合和衔接,需要建立以政策为上层保障,以院校为主体,以医院为基础,以岗位胜任力为出发点,以能力塑造为目标的多方联动、相互认可的培养模式,从而促进护教协同,提升护理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间是否存在交叉延宕效应。方法 基于纵向研究,分析2013年(基线)、2017年(随访)2个时间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和抑郁情绪,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认知功能与抑郁情绪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延宕效应。结果 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抑郁情绪加重,且女性的下降程度更严重;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认知功能得分与随访认知功能得分呈正相关(r=0.632,P<0.001),基线抑郁情绪得分与随访抑郁情绪得分呈正相关(r=0.485,P<0.001),随访认知功能得分与随访抑郁情绪得分呈负相关(r=-0.166,P=0.002),基线认知功能得分与基线、随访2个时间点的抑郁情绪得分不存在相关性(P>0.05);③交叉延宕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认知功能得分对随访认知功能得分( β=0.718,P<0.001)和随访抑郁情绪得分( β=-0.133,P=0.004)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抑郁情绪得分与随访抑郁情绪得分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β=0.518,P<0.001),基线认知功能得分与基线抑郁情绪得分间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β=-0.155,P=0.006)。结论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均随时间发展而有下降趋势,老年男性的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优于老年女性。2个时间点认知功能与抑郁情绪间互相预测的交叉延宕模型不成立,但社区老年人的基线认知功能水平对随访抑郁情绪有预测作用,二者间关系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院内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的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及服药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是否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院内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运动干预可预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增加、改善患者的运动状况以及服药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资料自制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自尊量表得分为(22.53±3.97)分,低于国内常模(28.75±4.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年龄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r=-0.1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大专学历,共同解释了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总变异的4.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认知水平,改变护士职业心态,从而提高护士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