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柯萨奇B组病毒(coxackie virus B, CVB)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用免疫酶法对203例各型肝炎组进行CVB 1至6型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并与105例病毒性心肌炎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肝炎组阳性率(39.9%)高于正常对照组(13.4%),P<0.005,而低于心肌炎组(53.3%),P<0.025,B1~6型都有一定的检出率,且以各型交叉感染为主.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对CVB各型普遍易感,其致病性应引起重视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菌血症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2004年3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病人血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并用Whonet5.3软件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送检病人中有31例血液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有8例(25.8%)是污染,其余23例(74.2%)确定为菌血症,主要分布在肝移植病房和ICU,死于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有7例(30.4%),1例未愈,15例(65.2%)治愈.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5.6%、44.4%、42.6%的高耐药率.结论由于病人基础疾病严重,住院时间长,呼吸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各种导管和侵入性操作是感染血液的危险因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重耐药菌株,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提示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该菌耐药率的上升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菌血症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2004年3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病人血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并用Whonet5.3软件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送检病人中有31例血液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有8例(25.8%)是污染,其余23例(74.2%)确定为菌血症,主要分布在肝移植病房和ICU,死于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有7例(30.4%),1例未愈,15例(65.2%)治愈。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5.6%、44.4%、42.6%的高耐药率。结论由于病人基础疾病严重,住院时间长,呼吸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各种导管和侵入性操作是感染血液的危险因素,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重耐药菌株,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提示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该菌耐药率的上升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血液病,也是容易发生误诊的疾病之一。本院自1980年~1999年共收住28例,误诊20例(71.4%),现究其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俞连琴  夏英勤 《检验医学》2003,18(5):299-300
目的了解甲型副伤寒患者肝脏、心肌损害情况.方法酶学速率法测定123例甲型副伤寒患者ALT、AST、CK、α-HBD、CK-MB、LDH、ALP、GGT结果,并与10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23例患者ALT、AST、α-HBD、LDH、ALP、GGT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CK、CK-M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种酶测定结果异常阳性率依次为α-HBD(78.0%)、AST(77.2%)、LDH(62.6%)、ALT(50.4%)、GGT(23.6%)、CK-MB(13.8%)、ALP(11.4%)、CK(7.3%).结论甲型副伤寒为多系统损害疾病,该批病例以肝、心功能损害多见,重视血清酶类检验,对甲型副伤寒的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甲型副伤寒患者肝脏、心肌损害情况。方法 酶学速率法测定 12 3例甲型副伤寒患者ALT、AST、CK、α HBD、CK MB、LDH、ALP、GGT结果 ,并与 10 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2 3例患者ALT、AST、α HBD、LDH、ALP、GGT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CK、CK M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各种酶测定结果异常阳性率依次为α HBD(78.0 % )、AST(77.2 % )、LDH(6 2 .6 % )、ALT(5 0 .4 % )、GGT(2 3.6 % )、CK MB(13.8% )、ALP(11.4 % )、CK(7.3% )。结论 甲型副伤寒为多系统损害疾病 ,该批病例以肝、心功能损害多见 ,重视血清酶类检验 ,对甲型副伤寒的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酶学质量控制室间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酶测定是临床实验中一项常规工作,其测定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监测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各实验室间由于方法学及仪器等诸多原因,存在着结果差异程度大,常缺乏可比性,给患者诊断治疗带来紊乱。血清酶测定已越来越得到重视,现将我省从1997年9月至今共计16次室间调查结果及本  相似文献   
9.
血清酶测定是临床实验中一项常规工作,其测定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监测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各实验室间由于方法学及仪器等诸多原因,存在着结果差异程度大,常缺乏可比性,给患者诊断治疗带来紊乱.血清酶测定已越来越得到重视,现将我省从1997年9月至今共计16次室间调查结果及本实验室参加质控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哮喘患者痰液中找到超鞭毛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超鞭毛虫(Hypermastigote)引起哮喘未见报道。作者于1983年及1993年3-6月分别在两位哮喘患者的痰液中找到超鞭毛目鞭毛虫,报告如下。患者黄某,男,38岁;谢某,女,32岁。均因不明原因的突发性气急,胸闷,经抗炎、平喘治疗无效,来本科作痰液常规检查。痰液呈淡黄及白色,半透明状、并富有弹性的丝状物,多卷曲成团,加生理盐水后伸展成长约15cm的条索状。镜下观察未见霉菌,但有多个20-30μm、与吞噬细胞相似的圆形单个核细胞、有周鞭毛或端鞭毛的活动样虫体。当患者哮喘发作时,取痰液,在光镜或高倍镜下可见虫体活泼,呈原地打转状的搏动,每分钟约1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