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渐进性劳累性胸闷、气促或突发性胸闷、气促,部分患者可伴胸痛,严重者出现紫绀、低血压、休克、晕厥甚至猝死。最常见的体征为P2亢进,其次是剑突下心脏搏动和/或心音强于心尖区、颈静脉搏动或充盈。入院时心电图呈典型S1QⅢTⅢ、右胸[V1~V2(V3)]导联T波倒置、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占81%(17/21),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占85.7%(18/21),超声心动图有右心负荷过重者占85.7%(18/21),血清D-二聚体初诊时阳性率85.7%(18/21)。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根据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联合血清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彩超等无创性检查手段的综合分析,可大大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原因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心电学特征,以利于对不同特征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原因识别。对74例由不同原因所致右胸导联T波倒置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T波倒置的分布规律、倒置的深度以及是否同时伴有ST段改变、其它导联的T波倒置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①右室起搏后电张调整性T波呈V1~V2V5~V6,并伴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不伴ST段改变。②急性肺栓塞后TV1~V3倒置往往在发病1~2h后按一定的顺序相继出现,依次为TV1→TV2→TV3→TV4;倒置深度V1>V2>V3>V4,随病情好转,其T波恢复的顺序则相反。③Brugada综合征或Brugada心电图征呈TV1>TV2>TV3伴STV1~V3下斜型或马鞍型抬高及右束支阻滞或类右束支阻滞,R′>R。④妊娠晚期亦表现为TV1~V3倒置,倒置深度V1>V2>V3,与急性肺栓塞后的T波改变类似。结论:不同原因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心电学特征亦异,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对其病因的识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酶谱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AMI和50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检测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天冬氨酸脱氢酶(AST)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比较。结果CTnI对AMI诊断的敏感性(100%)高于CK(83.9%)、CK-MB(73.2%)、LDH(80.4%)及AST(75.0%)(P<0.01);CTnI对AMI诊断的特异性(98.0%)与CK-MB(92.0%)相近(P>0.05),高于CK(82.0%)、LDH(66.0%)及AST(78.0%)(P<0.01)。结论CTnI对AMI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林伟  夏剑岚  王毅 《解剖学报》2014,45(2):216-220
目的探讨尿毒症毒素硫酸盐对甲酚(PC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不同浓度对甲酚硫酸钠盐作用HUVECs,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Matrigel法检测细胞成血管能力;特异性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检测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及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硫酸盐对甲酚对HUVECs增殖及成血管能力未有显著影响,分子机制研究发现,其能显著诱导细胞中ROS水平上调并促进其分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结论尿毒症毒素硫酸盐对甲酚可以加剧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状态,提示其可能参与慢性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 (WR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缺陷。对 1 0 1例WRT[室性心动过速 (VT) 5 8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43例 ]进行分析。结果 :Brugada法诊断VT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 85 .7%、89.5 %、87.1 % ;联合Steurer法后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升至 91 .5 %、90 .5 %、91 .1 %。进一步分析显示 :Brugada法对器质性原因所致VT、右束支阻滞型 (RBBB)特发性VT(IVT)、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AC)或原有单侧束支阻滞 (BBB)者诊断符合率高 ( 95 .8%~ 1 0 0 .0 % ) ;对左束支阻滞型 (LBBB)特发性VT、SVT伴原有双支阻滞、心肌坏死或心肌梗死伴宽QRS波SVT及预激综合征伴旁道前传型SVT(WPW SVT)诊断的符合率低 ( 0~ 5 0 .0 % )。联合Steurer法可使WPW伴旁道前传型SVT得以明确诊断 ,但对前三者无鉴别意义 ,故不适合在前三者中应用。结论 :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能提高WPW伴旁道前传型SVT的鉴别能力 ,是目前鉴别WRT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73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 3 0余年 ,再发伴头痛、恶心 3d入院。体检 :慢性病容、贫血貌、颜面浮肿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心律齐 ,心尖区闻及二度收缩期杂音。血白细胞 9 3× 10 9 L ,中性 0 .71,血色素 97g L ,血小板 143×10 9 L ,尿蛋白 + +。血电解质、肝功能正常、血尿素氮 3 0 77mmol L ,血肌酐 82 8 3 0 μmol L。心电图 (ECG)示窦性心律 ,频率 5 0次 min。临床诊断 :①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②冠心病。入院后给予消心痛 ,氨酰心安 6 2 5mg,Bid ,合心爽 3 0mg,Bid…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AR)情况及其与尿血栓素B2(TXB2)的关系.方法 EH患者147例和健康体检者33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1周后,分别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G),并测定其尿TXB2的含量.AA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同时ADP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者为AR;仅符合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符合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AR发生率为16.33%(24例),ASR发生率是8.84%(13例);AR、ASR患者尿TXB2浓度与A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3,P<0.05);对照组AR、ASR发生率分别为3.03%(1例)、15.15%(5例);原发性高血压组AR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5);AA诱导的PAG(23.08±21.03%)显著高于对照组(11.88±8.02)% (t=5.03,P<0.05).两组间ASR、AR AS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1.19、0.73,P均>0.05).180例入选者尿TXB2浓度与ADP诱导的PAG正相关(r=0.51,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疗效降低,AR发生率升高;AR或ASR者尿TXB2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形态心电图标准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评价形态心电图单项标准、多项组合的Brugada标准及Brugada标准联合Steurer标准在宽QRS波心动过速(WR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缺陷。方法:对112例WRT[室性心动过速(VT)6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48例]发作时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形态心电图单项标准诊断VT的敏感性不高,但部分单项标准的特异性很强(100%),一旦出现,强烈提示VT;多项组合的Brugada标准可提高VT诊断的敏感性(93.8%)及准确性(86.6%),但特异性较低(77.1%);Brugada标准联合Steurer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诊断VT的特异性(89.6%)及准确性(92.0%)。进一步分析显示:Brugada标准对器质性原因所致VT、右束支传导阻滞型(RBBB)特发性VT(IVT)、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AC)或原有单侧束支传导阻滞(BBB)者诊断符合率高(96.3%~100.0%);对左束支传导阻滞型(LBBB)特发性VT、SVT伴原有双支阻滞、心肌坏死或心肌梗死伴宽QRS波SVT及预激综合征(WPW)伴旁道前传型SVT(WPW-SVT)诊断的符合率低(0~57.1%)。联合Steurer标准可使WPW-SVT得以明确诊断,但对前三者无鉴别意义,故不适合在前三者中应用。结论:形态心电图单项标准诊断VT的敏感性较低,不能依赖某一单项标准判断VT,多项组合的Brugada标准联合Steurer标准是目前诊断VT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床边肌钙蛋白I9cTnI)定性检测对急诊胸痛病人诊治的价值。方法:125例无ST段提高的急性胸痛病人,采用单克隆抗体感光技术行床边cTnI定性检测。受诊时及4小时后各测一次cTnI,胸痛不足2小时者在入院后6小时复测第三次,保证胸痛6小时内有一次血标本。且能将检测结果及时提供给值班医生。结果:cTnI阳性40例(32%)。其中有22例临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不稳定心绞痛病人,cT-n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栓塞 (简称肺栓塞 )在我国并非少见 ,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误诊及漏诊 ,该病不经治疗死亡率高 ,诊断明确并经治疗后 ,死亡率明显下降。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收治肺栓塞 16例 ,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由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D 二聚体、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提示并最终经同位素肺灌注扫描或核磁共振 (MRI)肺动脉造影证实[1 ] 。 16例中 ,男 6例 ,女 10例 ,年龄 32岁~ 78岁 ,平均 6 3 9岁± 12 5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劳累性胸闷、气促 10例 (伴咳嗽、咯血 4例 ) ,突发胸闷、气促 5例 (伴胸痛 4例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