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艳艳 《当代医学》2013,(24):58-58
目的分析8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8月间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共120耳,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如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头孢克洛分散片)和鼓膜穿刺、咽鼓管吹张法联合治疗。从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骨气导差的改善情况和声导抗测试情况等方面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共120耳经术后3~18个月随访,显效58例84耳,治愈率70.0%;有效18例32耳,好转率26.7%;无效4例4耳,无效率3.3%。术后所有患者未见呼吸道及其他不良反应,且无化脓发生。结论综合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薯蓣皂苷元(Dgn)对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及其介导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 用Dgn或结合ABCA1小干扰RNA(siRNA)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ABCA1蛋白水平,HPLC检测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含量,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胞内胆固醇流出,油红O染色观察胞内脂滴情况。结果 Dgn呈浓度依赖性上调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促进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胞内TC、FC和CE含量,抑制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而ABCA1 siRNA与Dgn共处理细胞后,明显抑制Dgn促胆固醇流出作用,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明显加剧。结论 Dgn通过促进巨噬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抑制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是因诸如创伤、休克等原因造成各类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波及范围广,病情进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极高的临床病死率[1-2]。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我科经验协定方益气解毒汤在治疗脓毒症中的疗效,以期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由前体mRNA经过不同剪切方式形成的环状非编码RNA.circRNA参与了许多病理过程,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circRNA的功能研究越来越多,其功能所涉及的机制较为复杂,包括调控竞争性内源RNA(ceRNA)、RNA结合蛋白(RBP)、调控外泌体、编码小肽或蛋白等.笔者对circRNA调控肿瘤转移的相关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唐艳艳 《中外医疗》2013,(22):39-39,41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综合治疗法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如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头孢克洛分散片)和鼓膜穿刺、咽鼓管吹张法联合治疗。从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骨气导差的改善情况和声导抗测试情况等方面分析。结果患者80例共120耳,经术后3~18个月随访,显效58例84耳,治愈率70.0%;有效18例32耳,好转率26.7%;无效4例4耳,无效率3.3%。术后所有患者未见呼吸道及其他不良反应,且未有化脓发生。结论综合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 60 nmol/L PMA孵育THP-1巨噬细胞24 h后,分为3组: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100 μg/mL)和PDTC组(100 μg/mL ox-LDL+50 μmol/L PDTC)。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用液体闪烁计数法观察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 结果 PDTC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明显降低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增加载脂蛋白A-Ⅰ(apoA-Ⅰ)介导的胆固醇流出,但对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无明显影响。结论 PDTC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促进apoA-Ⅰ介导的胆固醇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iR-19b对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介导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miR-19b mimic或miR-19b inhibitor转染入THP-1源性巨噬细胞,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9b与ABCA1 3′UTR的结合关系,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9b与ABCA1的结合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BCA1 蛋白水平。结果 miR-19b抑制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增加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而anti-miR-19b则刚好出现相反的结果。miR-19b与ABCA1 3′UTR的3110-3116位结合,且二者结合的自由能较低。miR-19b显著抑制荧光素酶活性及其巨噬细胞中ABCA1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19b靶向沉默ABCA1进而抑制其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增加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的现状,为增强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和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全面总结了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现状,综合分析了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慢性病患者缺乏非药物治疗的信念,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监测和评估机制及社会支持环境。影响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社会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患者自身。结论维持性是非药物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与健康宣传及提高慢性病患者自身的健康管理知识知晓率及家庭支持为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非药物治疗维持性的信念及改善慢病患者的态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4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37例,有效率为82.22%,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