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13例治疗报告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13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杵状指及Velcro's罗音为突出表现。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自身前后)对照,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变化、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和治疗期间感冒次数。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在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和肺通气功能方面优于后者,而且前者具有自觉症状好转明显而持久,复发率明显减少,能明显延长患者的带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2例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和硬化治疗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及P组各41例,分别给予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及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黄碱使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10、15、20 min平均动脉压及插管后5 min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使用麻黄碱患者均较P组少,Ramsay镇静评分高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医生及患者对麻醉质量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相比,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患者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少,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2头小型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头,一组是戊巴比妥钠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Ⅰ组),另一组是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Ⅱ组).麻醉后对动物实施心脏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术,观察动物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麻醉后,动物分别在7.6 ±2.4 min(Ⅰ组)、2.4 ±1.4 min(Ⅱ组)进入麻醉状态(P<0.05).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30.8±8.8 min(Ⅰ组)、16.5±2.8min(Ⅱ组)(P<0.05),Ⅱ组动物比Ⅰ组动物苏醒平稳(P<0.05).两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无明显差别,而氧饱和度在第10 min(Ⅰ组87%,Ⅱ组92%)和30 min(Ⅰ组94%,Ⅱ组89%)由于追加麻醉药后,两组值差异较大,但很快恢复正常.Ⅱ-组麻醉效果较Ⅰ组麻醉效果好.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较戊巴比妥钠复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强且术后苏醒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于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小鼠36只,随机分为如下3组:假手术组(S组,n=1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O+I/R组,n=12).采用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缺血后处理模型,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肺水肿程度,每组半数小鼠取血检测肺血管通透性以检测肺功能改变,半数小鼠取血检测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及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结果:I/R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增高(P<0.05),肺水肿程度增加(P<0.05),肺血管通透性增强(P<0.05),I/R组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含量较之于C组显著增高(P<0.05),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较之于C组显著降低(P<0.05).进行缺血后处理后,IPO组较I/R组TNF-α、IL-6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C组(P<0.05).IL-10较I/R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肠缺血后处理的节律刺激干预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增加抗炎因子IL-10表达、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进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6.
《伤寒论》设方规律及其特点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方剂为先师张仲景总结汉代以前的经验及其本人临床实践创造出来的.<伤寒论>虽历近千年沧桑,但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的努力,虽然部分并非仲景先师的原著,但其精神实质已经完全继承下来了.为使<伤寒论>方剂能更好地治疗今病,今将其设方规律及特点进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磷酸肌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钠(Phosphocreatine,PCr)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PCr预处理组(PCr组).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组电凝双侧椎动脉,暴露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后开放;PCr组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前60 min尾静脉缓慢注射PCr 150 mg·kg-1,I/R组夹闭前60 min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Sham组仅穿线不夹闭.再灌注48 h后处死大鼠,TUNEL法检测大脑皮质区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测定大脑皮质区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变化;光镜下观察大脑皮质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Sham组比较,PCr组和I/R组皮质区病理损伤明显,凋亡细胞增多,CaM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PCr组皮质区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减少,CaM活性及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PCr预处理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皮质区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它减轻钙平衡紊乱和氧自由基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阴道后壁脱垂原因,探讨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14例阴道后壁脱垂患者行“桥”式缝合术与15例阴道后壁脱垂患者行传统的阴道后壁修补术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桥”式缝合术和传统的阴道后壁修补术比较。手术时间短,更简单易学,出血少,术后近期未复发,远期效果还有待于临床观察随访。结论:单纯阴道后壁脱垂者更适合于采用“桥”式缝合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下腹部横切口用于剖宫产手术已采用了近90年,其优点:美观、适用于皮下脂肪丰富的产妇,缺点也较多,如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腹直肌肃离面须,有的筋膜下血肿,娩头困难,切口皮肤麻木等,自1996年10月stark的新式剖宫产介绍到我国后,我们于1998年10月至2000年2月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242例,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非典型肺炎的中医临床辨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非典型肺炎(SARS)发病和传染特点及中医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湿热疫”范畴。其临床演变过程和相关症状可分为3期,发热期中医治疗宜透表通里,升降并施,是中医扭转病情的关键阶段;喘憋期宜运脾和胃,化湿祛浊,使中焦恢复气机枢纽升降之用,可有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之效;恢复期病人,治宜补气阴,益肺脾,结合活血清透等法,有助于患者激素撤离和改善肺纤维化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