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人类脑电活动的混沌特性具有神经生理基础,神经元是高度非线性组织,他们通过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神经网络,他是产生脑电活动的物质基础。脑电活动是神经元动作电位的时空累积,加之人脑中巨量的神经元及更多数量的神经连接,使得脑电波信号表现出混沌行为。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短暂的部分或整个脑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癫发作时脑电活动发生显著变化,出现性放电,这一非线性系统的各种特征量随之也产生变化。目前,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00例原发全身性癫痫家系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先证者一级亲属患病率为6.86%,二级亲属为1.03%;分别是对照组一级亲属的13.83倍和2.08倍。原发全身性癫痫的遗传度为:一级亲属0.7521±0.0678,二级亲属0.3592±0.0746;加权平均0.5743±0.0502。说明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发病年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原发全身性癫痫有一定年龄依从性。EEG家系分析显示,该型癫痫一级亲属癫痫样放电明显高于对照组一级亲属,提示癫痫样放电的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3.
Landau-Kleffner综合征(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andau—Kleffner综合征特征为反复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4.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I)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FI基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内含子27b内包埋了3个镶嵌基因,镶嵌基因是近年在基因结构上的有意义的新发现,本文从这3个镶嵌基因的表达和蛋白功能研究及其与NFI发病机制的关系等方面来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1 简介 丙戊酸类药物(丙戊酸钠、丙戊酸镁、丙颉草酰胺等)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应用于临床.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该类药物具有抗癫(痫)谱广、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发挥作用快、临床应用方便等优点.近年文献报告还显示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少(5%以下),特别是对儿童患者,且该类药物很少导致某些癫(痫)类型发作加重.据此,中国抗癫(痫)协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国际抗癫(痫)联盟等组织的癫(痫)治疗指南均将丙戊酸类药物列为治疗全面性癫(痫)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6.
7.
疾病状态的药物干预是内科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在疾病治疗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对于癫癎这一慢性脑疾病而言,由于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故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自Isojarvi报告丙戊酸(VPA)可引起女性癫癎患者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后,有关抗癫癎药物(AEDs)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即成为癫癎药物治疗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舌型发作     
以舌运动为主要特征的癫痫发作文献上很少提到.本文报道一例舌肌不自主运动为局灶发作性放电的主要表现.一例73岁右利男性患者,因舌肌不自主运动突然发作收入院.既往有明显的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史,为此曾用类固醇治疗.入院前四周因膝痛未缓解注射金盐药物,此外还服用优降糖(Glibenclamide)以控制轻度糖尿病.入院前十天突然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海马谷氨酸脱羧酶阳性神经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在投射神经元,可以阻止其过度兴奋.脑内最主要的抑制性递质是GABA,GABA系统功能受累是癫癎发病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及其影响因素(附4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列民  黄如训 《新医学》1995,26(1):15-16
应用血肿穿刺吸引流术治疗40例脑出血患者,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生存率67.5%,病死率32.5%,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临床轻至中度及重型者手术组疗效较优;极重型手术组死亡率虽低于药物组,但差异显著性意义。临床分开与康复的观察结果表明Ⅱ级和Ⅲ级效果理想,Ⅳa和Ⅳb级一定疗效,Ⅴ级最差。CT分型与术后疗效分析表明:基底节区出血病死率高,尤以破入脑室更明显,而脑叶出血病死率低,康复好。死因分析表明,其中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