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非语言交流即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手势等,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开展对机械通气病人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宣教,在帮助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及护患沟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一线工作中很多危重抢救患者需要使用简易呼吸器进行辅助通气,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患者气道分泌物、呕吐物溅入呼吸器球囊的现象,使用后的终末处理也很难彻底清洗干净,而简易呼吸器的球囊往往是重复使用,这大大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同时,由于呼吸器球囊使用时直接与患者气道开放处连接,连接距离短,因此在患者转运时,特别是进出电梯时非常不便,常常被迫中断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4.
5.
气管切开术是在紧急危重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常用急救方法,由于其具有有效解除呼吸道梗阻、便于吸痰、使患者舒适以及可以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危重患者中应用广泛。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目前,气管切开患者常用棉质扁带固定气管切开导管,但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颈部棉质扁带容易被呼吸道分泌物或汗液污染,潮湿的绳带易腌渍颈部皮肤致使局部发红破溃;(2)潮湿和污染的棉质扁带的频繁更换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存在气管切开套管脱出和移位的风险;(3)棉质扁带长时间使用易卷曲变细,容易勒伤颈部皮肤。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科自2012年9月起自制气管切开固定带,在临床经57例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之音 《家庭医药》2016,(7):211-21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对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术期采取标准化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40例患者肾结石取净率927%,肾盂梗阻解除率100%,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净率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可提高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全国各家医院中都使用了利器盒来盛放废弃利器,尤其是在输液室及临床各个病房内,利器盒使用率非常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1)需护士使用剪刀减去输液器的针尖,增加劳动步骤,存在自伤隐患。  相似文献   
8.
ICU危重患者集中,各种侵入性操作多,广谱抗生素应用多,为医院感染的高发区。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行导管感染、尿管感染3个标准操作程序的要求,危重患者在临床诊治期间需要加强各项病原学检查,若因医生查看不及时或医护沟通不到位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而导致患者院内感染的几率上升。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我科自2011年1月起建立了培养登记本,经半年多的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密闭式吸痰管与一次桂吸痰管在临床气管切开使用中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09年12月5例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与2009年12月5例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临床使用对比,从吸痰时间、吸痰效果、并发感染、患者耐受程度、经济价值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密闭式吸痰管从以上各方面均优于一次性吸痰管.结论: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较一次性吸痰管更为便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医疗系统的管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预防淋巴水肿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112例患者均为女性,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5.37±6.58)岁,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年龄为(45.52±6.43)岁,实施基于智慧医疗系统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淋巴水肿知识知晓率、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以及淋巴水肿发生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淋巴水肿知识中发病原因知晓率、临床表现知晓率、治疗方式知晓率、危险因素知晓率与预防方式知晓率分别为83.93%(47/56)、89.29%(50/56)、92.86%(52/56)、83.93%(47/56)、87.50%(49/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7%(37/56)、69.64%(39/56)、76.79%(43/56)、67.86%(38/56)、69.64%(39/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淋巴水肿预防行为的皮肤护理、生活方式、避免上肢压迫、避免极端温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预防行为总评分为(61.99±3.28)分,高于对照组的(50.44±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19,P<0.001);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淋巴水肿发生率为8.93%(5/56),低于对照组的23.21%(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P=0.040)。结论 基于智慧医疗系统的管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可显著提高其淋巴水肿认知水平,改善其预防行为,并有效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