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长程脑电图(EEG)变化、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将40例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设为研究组,回顾其长程EEG资料,并与对照组40例脑梗死后无癫痫发作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EEG与长程EEG检查比较:常规EEG检查中度和重度异常16例,占40%;长程EEG检查中度和重度异常35例,占80%,中、重度异常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长程EEG异常率为95%;发生在脑叶皮质区的患者继发癫痫的概率高于发生在皮质下区的患者,两者间E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程EEG监测可显著提高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异常检出率,其检查结果对预测癫痫发作、观察病情变化、评价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疑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DPD)患者功能性经颅多普勒超声(fTCD)检测参数的差别,为AD和DPD的鉴别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对可疑的AD、DPD患者及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阅读刺激和图像刺激后记录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计算相对血流速度(rCBFv)来反映受试者的反应性,并比较各组差异,以期得出AD患者和DPD患者功能性TCD参数的特征和神经血管偶联作用.结果:阅读和图像刺激时,AD组、DPD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血流速度(Vm)、rCBFv均小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大于对照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组与DPD组比较,阅读和图像时AD组MCA的Vm、rCBFv小于DPD组,且图像刺激时的变化大于阅读刺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患者和DPD患者功能性TCD检测参数不同,fTCD可作为对两者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具有易行、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烟雾病患者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前后颅内及颅外动脉血流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23例烟雾病患者行EDAS,并于手术前后行TCD检查,检测手术前后患者颞浅动脉的频谱形态及各项血流参数的变化,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D检测示术前患者的颞浅动脉呈典型颅外动脉频谱,频窗清晰;术后频谱明显颅内动脉化,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血供增加.术后患者颞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加,搏动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DSA显示,良好13例,中等8例,差2例.复查TCD显示良好11例,中等7例,差3例,与DSA总符合率为86.95%(20/23).结论 TCD能够准确检测烟雾病患者行EDAS前后颞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为其手术疗效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临床疑诊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资料,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共23例,分析其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诊断特点。结果:所有患者虽然临床发病过程、病情轻重有所不同,但23例肌电图都有异常:重点检查食指固有伸肌、伸指总肌及尺侧伸腕肌基本均有自发电位出现。18例(78%)运动传导反应异常;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异常分别是16例(70%)、17例(74%)和12例(52%);桡神经浅支感觉传导正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对临床体征不明确、定位困难者,早期肌电图检查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58例头颅CT阴性的脑血管病的脑电地形图检查进行分析,其阳性率达74.1%,65.1%的异常者有定位或定侧诊断意义;显示脑电地形图检查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有优于CT之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临床疑诊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资料,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共23例,分析其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诊断特点.结果:所有患者虽然临床发病过程、病情轻重有所不同,但23例肌电图都有异常:重点检查食指固有伸肌、伸指总肌及尺侧伸腕肌...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中西医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由于早期临床干预可以改善其预后,故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文章综述近年来中医临床诊断、病理学改变、神经心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测、生化检测等方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检查的基础、方法、特异性、优缺点、诊断价值等进行总结论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寻找特征性的方法、指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45例腹型癫痫患者的脑电图(EEG),结果异常率为100.0%。异常脑波为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27例(60%),阵发或爆发高幅同步δ活动者36例(80%),其中既有爆发性慢活动又有棘(尖)波者17例(37.7%)。经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44例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EEG恢复正常。最后,讨论了腹型癫痫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蝶骨电极对儿童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常规脑电图(EEG)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的患儿进行了蝶骨电极加过度换气试验(HV)描记后出现病样放电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为蝶骨电极阳性。单纯蝶骨电极阳性20例占60.60%。蝶骨电极加HV阳性13例占39.39%。结论:蝶骨电极可提高儿童癫痫痫样放电检出率,尤其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的儿童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中风的脑电地形图分析(摘要)廖清琪,吕高萍本文对143例经神经内科确诊患者进行脑电地形图(BEAM)检测,并与CT对照分析,以评价两者的诊断价值。143例中男101例,女42例,男:女为2.4:1;年龄27~84岁,平均60.3岁。其中短暂性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