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例1,男,30岁,因口干、多饮、多尿半个月,意识模糊2小时于2011年1月22日入院,无服用他汀类药物史,无剧烈运动和挤压伤史。查体:体温36.4℃,脉搏117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2.
1 病案摘要 患者女,13岁。右眼睑下垂8年,左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突出1年,怕热,多汗、心悸2个月于2000年7月21日入院。患者5岁时始有右眼睑下垂,新斯的明试验阳性,予口服吡溴斯的明好转,但未能长期服药。患者近1年来眼内伴有异物感,再行抗胆碱酯酶药  相似文献   
3.
例1,男,62岁,因口干多饮多尿乏力纳差4天,意识模糊1天于2009年7月5日入院。否认有糖尿病史,无呕吐腹痛,便秘4天,有排气。主要体征:体温37.8℃,心率190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急性病容,呼吸深大,意识模糊,呼之能应,两肺呼吸音低,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率190次/min,心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硒对成人桥本甲状腺炎(HT)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76例HT患者中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21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55例,分别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根据甲状腺功能给予不用药或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处置,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硒酸钠,观察亚硒酸钠对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中硒治疗组患者的TPOAb、TGAb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1,P<0.05﹚,而甲状腺功能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及亚临床甲减组,随着TSH的下降,两组TPOAb、TGAb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硒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硒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硒能降低HT患者甲状腺的自身抗体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甲状腺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穗  罗学胜  吕飞娟 《临床荟萃》2008,23(17):1218-1218
患者,女,75岁,农民,"因心前区不适5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心前区不适,查心电图示ST-T改变,在其他多家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并按此治疗.症状进展较慢,渐有乏力、纳差、行动迟缓、嗜睡、智力减退、怕冷、无汗、便秘等症状并渐加重,同时出现皮肤苍白,面部及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6.
伴抑郁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1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在伴有抑郁焦虑障碍时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冠心病患者312例,其中伴抑郁焦虑症患者122例(A组),不伴抑郁焦虑症患者190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DCG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临床表现中失眠失眠、心悸、全身颤抖、乏力的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G监测显示,A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冠心病患者的失眠、心悸、全身颤抖、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较不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冠心病患者明显,且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因此,治疗心理疾患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对肾上腺皮质腺瘤长期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0岁。因发现血压高15a,进行性体重增加8a于2005-05-19入院。15a前体检时发现血压高(150/100mmHg),先后服用开复特、波依定、倍他乐克等,血压一直偏高,最高160/100mmHg,无明显头晕头痛等不适。8a前体重进行性增加,尤其以腹部脂肪增多为主,并发现较多宽大紫纹,同时出现腰背部酸痛,2006—05-19门诊CT示左肾上腺占位。1998年因胃穿孔行手术治疗。无高血压家族史。入院查体:BPi50/98mmHg,向心性肥胖体形,满月脸,水牛背,腹部脂肪较多,下腹部、大腿皮肤菲薄,下腹部可见较多宽大紫纹,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UA)水平。方法随机选择老年男性高血压36例、糖尿病3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41例,对照组27例,比较4组血UA水平。结果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UA水平均明显升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显著(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高血压组、糖尿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组与糖尿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UA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密切相关。监测血UA水平有利于及时对原发病进行有效干预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将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41例,治疗12个月,采用血管B超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的变化及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吡格列酮组较安慰剂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小(P<0.05),FPG、2h PG、Hb A1C、TG、hs 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明显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值与hs CRP的变化值密切相关(r=0.63,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减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防治大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电话随访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96例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随访组92例,每周电话随访1次。定期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及时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及进行糖尿病知识方面的教育。对照组104例,采用传统的不定期门诊随访。结果电话随访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定期电话随访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