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使用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筛选出VA-ECMO运行≥72 h的心源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前72 h容量平衡情况。根据患者前72 h容量平衡结果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预后、CRRT上机率、IABP上机率、有创机械通气上机率,并计算与预后的相对危险度,比较预后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77例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共存活41例,总存活率53.2%。48~72 h容量平衡和前72 h总容量平衡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72 h总容量负平衡组患者,与正平衡组比较,较少联合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前72 h负平衡组患者存活的相对危险度为1.81,95%可信区间(1.101~2.985),有更好的存活率。但根据每24 h容量平衡情况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前72 h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且较少需要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糖氧/复糖氧后钙内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海马神经元缺糖影复糖氧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干预组(5、20、60μmol/L)。复糖氧后24h以Fluo-3 AM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以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并检测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代谢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中、高剂量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凋亡细胞减少,MTT代谢率升高,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脑缺血后神经元细胞内钙超载与脑损伤关系密切,人参皂苷Rg1可通过减少缺糖氧神经元细胞内钙内流,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吕金如  张芹  张劲松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90-1991
1病例简介 患者,女,22岁.2008年3月因咯血1d转来我院.转院前1d患者出现咯血,24h咯血量约1200ml,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治疗急性心肺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90 d主要肾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kidney events, MAKE)。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5年4月至2023年4月75例AMI-ECPR的资料, 以90 d存活/死亡、有/无RRT(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是否AKI(acute kidney injury)原因启动RRT进行分组, 比较年龄、性别、查尔森合并症指数、IHCA/OHCA(out-of-hospital/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初始心律、Gensini评分、ECPR初始血气pH和乳酸值、无灌流时间、心脏骤停至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转流时间(CA-Pump On时间)、ECMO和RRT治疗时间、90 d存活率等的差异, 并随访幸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发生血栓的高危患者尽早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随访本院2007年8月—2014年8月诊断的60例UEDVT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年龄、体重指数、原发病、基础病、深静脉导管置入、输血史等数据,研究它们与UEDVT形成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41例(68.3%)年龄>60岁(P < 0.05),43例(71.7%)留置深静脉导管(P < 0.05),39例(65.0%)患有恶性肿瘤(P < 0.05),43例(71.7%)有输血史(P<0.05)。结论:年龄>60岁、恶性肿瘤、留置深静脉导管、输血史是导致UE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早期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减少UEDVT形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成人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的有效性和年成本-效果。方法:①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2015年4月至2020年3月60例ECPR的资料,以出院存活/院内死亡、初始可电击/非可电击心律分组,比较年龄、性别、OHCA/IHCA(out-of-hospital/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初始心律、存活率、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时间、死亡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②对存活者进行1年随访,以ECPR治疗总费用作为成本、1年存活率作为预后效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54例成人ECPR患者纳入分析,出院存活17人(31.5%),其中15人(88.2%)神经功能预后良好且1年随访存活。中位ECMO时间5( IQR 1~8)d、死亡时间4( IQR 1~9)d、住院时间10( IQR 3~18)d、总费用209 122( IQR 121 431~303 822)RMB、日费用23 587( IQR 13 439~38 217)RMB。出院存活组初始可电击心律的比例显著高于院内死亡组,初始可电击心律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非可电击心律组,且治疗成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ECPR属于资源密集型治疗,总费用约20万元,初始可电击心律的患者ECPR有效性及年成本-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使用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筛选出VA-ECMO运行≥72 h的心源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前72 h容量平衡情况。根据患者前72 h容量平衡结果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预后、CRRT上机率、IABP上机率、有创机械通气上机率,并计算与预后的相对危险度,比较预后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77例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共存活41例,总存活率53.2%。48~72 h容量平衡和前72 h总容量平衡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72 h总容量负平衡组患者,与正平衡组比较,较少联合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前72 h负平衡组患者存活的相对危险度为1.81,95%可信区间(1.101~2.985),有更好的存活率。但根据每24 h容量平衡情况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前72 h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且较少需要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导致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治疗早期容量平衡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自2015年3月至2020年11月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筛选出VA-ECMO运行> 3 d并以ACS为病因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比较ACS患者与非ACS患者一般情况、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及有创机械通气情况。统计ACS患者预后与前3 d每天容量平衡及总平衡的相关性。根据ACS患者的前3 d总容量的正负平衡分组,比较患者一般情况、肾功能指标及联合CRRT、IABP、有创机械通气的情况。结果入选32例患者。ACS患者与非ACS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是否联合IABP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S患者根据前3 d每日容量平衡正负分组,正负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前3 d总容量平衡结果进行分组,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vs. 58.8%,P <0.05),但两组年龄、性别比、VA-ECMO运转时间、肾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CRRT、IABP或有创通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CS导致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VA-ECMO支持治疗3 d以上时,前3 d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较正平衡患者存活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