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肝脾指数(HSI),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分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全国5所医院共233例肝脏疾病患者,均经手术或肝脏穿刺获得脂肪肝病理学分级,并根据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27例、轻度组77例、中度组83例、重度组46例。所有患者均于获得病理结果前14 d内进行超声检查,获得肝脏与脾脏平均灰度值比值即为HSI;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SI与各临床资料及脂肪变性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I对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组与正常组年龄、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SI分别为1.04±0.09、1.11±0.14、1.22±0.13、1.33±0.17,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HSI最高,中度组、轻度组次之,正常组最低,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I与脂肪变性程度呈线性正相关(β=0.115,t=22.82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SI诊断有无肝脏脂肪变性、中度以上肝脏脂肪变性、重度肝脏脂肪变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5%可信区间: 0.76~0.91)、0.86(95%可信区间:0.81~0.91)、0.80(95%可信区间:0.72~0.88),截断值分别为1.13、1.16、1.2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2%和92.3%、82.0%和92.4%、78.3%和86.6%。结论 高频超声所测HSI在NAFLD分级诊断中有重要的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